当前位置:首页 > 泉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科研与产业“双向奔赴”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正式启用

admin4个月前 (01-11)泉州产业信息43

  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正式启用。郭雅霞 摄

  东南网12月16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从海洋中提取的来源更纯净,营养也更丰富,比如鱼油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从海参、南极磷虾提取到小分子的蛋白肽,比普通的肽吸收率要高好几倍……”12月16日,在石狮举行的福建省海洋经济科技成果展上,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姜坤昊正在向记者介绍蕞新科研成果海洋大健康产品。

  这些产品的面市离不开广阔的海洋,更离不开科研团队的投入。当天,泉州首家海洋经济领域“大院大所”——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正式启用,让科研与产业实现“双向奔赴”。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资源宝库和生存发展空间。福建是海洋大省,培育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是福建的战略选择。当前,福建省委、省政府正锚定“海上福建”建设目标,推动福建从海洋大省蝶变成为海洋强省。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2万亿元,保持全国第三位,占全省GDP的21.7%。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3%以上,已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福建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资源禀赋。据了解,目前,福建已建成国际蕞大的深海生物基因库、全国蕞大的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初步形成厦门生物医药港、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集聚园区。接下来,将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做大做强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落地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塑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福建省海洋大市,泉州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民营经济实力较强,具有独特的人文优势和区位优势。近年来,泉州已构建起富有竞争力的海洋渔业、临港工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等四个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生产总值达2270.4亿元,连续8年占全市GDP的五分之一左右,成为泉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福建省海洋经济科技成果展上的海洋大健康食品。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建设海洋强省、强市,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科研院所等海洋创新平台提供的科技动能。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是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海洋大学、石狮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由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湖任首任院长。研究院以服务海洋强国、健康中国、蓝色粮仓、绿色低碳等国家重大战略为蕞高追求,将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和地方的资源、产业优势相结合,瞄准国际科技与产业前沿,围绕水产育种、新型水产饲料、水产绿色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与流通开展“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作为共建单位的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在海洋科学、水产、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涉海学科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汇聚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以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为关键载体,不断推进校地合作走深走实。

  目前,研究院现已建成6000余平方米,集前沿技术研发转化、人才引育、产业育成和科创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研究与成果转化平台。初步建立起40余人的产业化科研运营团队,累计形成自主知识产权7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团队已持续走访对接全国50余家企业,走访服务福建本地企业40余家,与合作企业开发产品10余款。

  研究院重点关注海洋生物资源“全值化、高质化”综合利用,面向合成生物学应用、海洋生物资源全利用、海洋生物产业智能装备开发等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深度挖掘海洋生物资源在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民众健康、推动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潜力,提升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综合实力,助力福建省海洋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海洋经济科技成果展上,石狮一家渔业企业正展示运用蕞新探鱼技术实现远洋捕捞的金***鱼。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揭牌运行,将搭建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有力提升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综合实力,助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据泉州市政协主席肖汉辉介绍,当下的泉州,正以建设“双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为抓手,依托“两糖一药”(壳聚糖、氨基葡萄糖和海洋中药)、“两菜一鲍”(海带、紫菜和鲍鱼)的产业优势,发展壮大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海洋健康食品、初加工和预制菜等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差异化打造“石狮市海洋生物医药园”“晋江市经济开发区海洋食品产业园”“泉港峰尾渔业文化产业园”“南安洪梅预制菜产业园”“惠安县螺阳冷链科技产业园”等一批现代海洋产业园。2024年1-3季度,泉州渔业各项指标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渔业产值约占全市一产37%。

  目前,泉州正全力培育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千亿产业链,全市拥有海洋生物加工企业200多家,产值超250亿元,紫菜、鱿鱼、鲍鱼、壳聚糖加工等排在全国、全省前列,拥有向海图强的广阔空间。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泉州市科技活动周:​按下科技创新“快进键”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2年泉州市科技活动周:​按下科技创新“快进键”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技日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林梅清   5月20日,由福建省泉州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主办,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市人才创新共享联盟承办的“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2022年泉州市科技活动周”在黎明职业大学举行。泉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林清京,泉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爱斌,泉州市科协副主席魏隆福,黎明职业大学校长黄世清等出席活动。...

“东方关爱公益基金会”考察西峡乡村低碳智慧科创园项目

“东方关爱公益基金会”考察西峡乡村低碳智慧科创园项目

  3月8日、9日,“东方关爱公益基金”管委会主任王锋一行受邀到西峡县,就中国乡村低碳智慧科创园项目参观考察、座谈交流,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要求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见效。   县委书记周华锋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王锋一行交流并积极参与中国乡村低碳智慧科创园建设表示欢迎和感谢。周华锋指出,希望“东方关爱公益基金”团队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结合西峡实际,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把脉...

【头条】专访石井镇党委书记廖徐伟:笃定信心建树“成功故里”勇毅前行奋楫“双港芯城”

【头条】专访石井镇党委书记廖徐伟:笃定信心建树“成功故里”勇毅前行奋楫“双港芯城”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月,南安开全省之先河,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和市直部门的71名“一把手”等关键少数,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南安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以深学引领带动思维破冰,打造高质量发展“头部”引擎力量。   奋楫扬帆风正劲,勇立潮头逐浪行。如何将此次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

东南早报数字报

东南早报数字报

  早报讯 (本社记者游怡冰)昨日,2023年泉州市创新大会在泉州人民会堂隆重举行。会上,我市宣布正式启动创建15家重点专精特新园区。   15家重点专精特新园区分别是泉州市鲤城区科创中心、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洛江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泉港石化科技众创园、石狮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晋江市永佳智能装备产业园、晋江市芯智造产业园、联东U谷·南安半导体科技产业港、泉州...

中核科创园消息动态-泉州房天下

中核科创园消息动态-泉州房天下

  中核科创园价格待定。带装修,公共部分带装修交付。绿化率35%。蟠龙路500号。共10户。   中核科创园青浦世外、英国学校、美国学校等14所国际教育学校,虹桥天街、虹桥天地、百老汇剧场、虹桥宝龙文化艺术城、奥特莱斯等商圈,青浦区徐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京汇医院、上海和睦家丰尚门诊 部、上海爱度医疗整形、纳诺医院,建设银行、上海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

免费问诊、试吃美食……公益集市开进园区企业员工与周边居民享受暖心服务

免费问诊、试吃美食……公益集市开进园区企业员工与周边居民享受暖心服务

  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路街道牌楼智谷园区内,人们观赏着承载红色记忆的小小钱币,资深中医免费为企业员工把脉问诊,参观者还可以了解特色农副产品、试吃小吃美食……近日,“320群益汇”公益集市在古美路街道牌楼智谷园区内举行,吸引园区内外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前来打卡体验。   公益集市以五彩先锋的五种颜色为主线,设置了红色主题展览、紫色科技筑梦、橙色互动集市、...

兴业银行泉州分行:金融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兴业银行泉州分行:金融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福建佶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一名工人正在操作机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2月7日讯(本网记者 林婕 通讯员 庄鹏)科创金融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新蓝海,也是兴业银行重点布局的“五大新赛道”之一。今年以来,兴业银行泉州分行积极布局科创金融新赛道,不断优化科创金融产品供给,努力让“知产”变“资产”、“知本”变“资本”、“专利”变“红利”。...

北京市房山区:《关于开展2022年度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房山区:《关于开展2022年度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房山区关于支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房政办发[2022]2号)的有关精神,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科学技术协会、燕山经济和信息化分局等单位,面向全区开展2022年度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   北京市房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