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泉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晒出耀眼“成绩单”!泉州:民营经济新春开局起势

admin3个月前 (02-16)泉州产业信息147

  于春天出发,创造更好的泉州,一刻都不能耽误。

  民营经济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变量,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的泉州,在生产线的轰鸣声中辞旧年迎新岁,“信心”反复被提及,“拼抢”成民企群像。

  从智能工厂落地到绿色化技改加速,从产业链延伸布局到全球化市场开拓,从增资扩产到以“大手笔”投资抢占新赛道,泉州民企续写了民营经济“逆势突围”的******——

  市场活力汹涌澎湃,2024年新增经营主体24.2万家、累计163万家,增速全省头部;

  民间财力不同凡响,累计走出20个百亿富豪,2024年实现民间投资近1800亿元、增长7.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

  城市战力依旧抗打,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比增6.5%,主要指标全省领先,增幅领跑全国万亿城市。

  一个企业家的努力是加法,一群企业家的努力是乘法,而一座城市的努力是办法。在企业扩产能、抢订单、比创新的生产“烟火”中,泉州新春头部会今日召开,连续多年聚焦民营经济,聚合所有力量,高点部署,高位谋划,一起擂响拼经济、抢先机的战鼓。

  停不下来的生产线,增资扩产,从春节“不打烊”开始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2025年味正浓,泉州湾畔人声鼎沸,项目工地里、生产车间里已是一派热火朝天。

  春节期间,位于晋江池店的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项目大型装载车、吊塔等持续运行,约50名工人留在项目现场,保障建设进度;在恒安(中国)纸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企业订单足,生产满,厂区忙碌景象一如平常,员工在岗率超过70%;在南翼高新区逸锦化纤的生产车间内,1400多名员工坚守岗位,在岗率达75%,确保春节期间产能达到100%……

  晋江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工地工人坚守岗位。(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小阳 颜雅婷 摄)

  “春节不停工,进度不松劲”是众多泉企多年来面对新一年机遇挑战时的自觉行动。持续上马的新项目、不断加力的增资扩产,更显现出泉州民营经济的底气所在、信心所蕴。

  作为国内光伏储能、LED封装、电动汽车等行业多家头部企业的关键材料供应商,近3年来,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每年产能增长30%左右。企业负责人施纯锡介绍,公司每年持续推新产品,开辟新赛道,目前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0%,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去年第二季度,选址泉州南翼高新区南安区域的九牧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园开工,项目总投资58亿元,将打造全球智能卫浴及家用机器人产学研新高地,带动上下游集群集聚。无独有偶,国内化纤巨头百宏聚纤去年产值同比增长超10%,集团今年新增棉纶业务投资计划,建成后棉纶总产能可达12万吨/年……

  泉州芯谷南安科创中心项目: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高地(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林劲峰 摄)

  透过一家家企业的争分夺秒,可以看见去年泉州民企的拼搏群像以及高分答卷:民企产业项目入库345项,总投资额近千亿元,投资额居全省第二,开工率超全省平均水平,投产率超50%;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比增10.6%,工业投资增长18.0%;民营企业进出口1764.2亿元,增长4.9%,占全市总额的65%。

  一个个信心十足的行动,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显示:多年来,泉州民营企业家秉持“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困难中破浪前行,在发展中争先进位,在大浪淘沙中勇立潮头。

  了不起的泉州智造,登顶市场,要拼搏到毫不保留

  以长远的目光,向蕞强者看齐,跟蕞快者赛跑,是泉州民营经济发展步步登高的秘诀。

  在火炬电子“国字号”实验室,科研团队正攻关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材料技术,这是新能源汽车、5G通信设备的核心元件;清源山麓,泉州市一鸣交通电器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不低于销售收入的6%,连续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逐渐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泉州联兴发针织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内的规模化生产场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起拓 摄)

  去年以来,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全球需求收缩等情况,泉州民企延续“小步快跑”姿态实现多点突破。这背后,既有“爱拼敢赢”的泉商精神加持,更离不开企业对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主动求变。

  向“新”突破,从“制造”向“智造”跃升。在南安的九牧绿色黑灯工厂中,机器人在流水线G专网的AGV小车,满载生产物料灵活穿梭。该工厂每年可生产400万套智能马桶,品质提升25%,生产效率提升35%以上。在德奥针织生产车间,全国首台AI智能验布机正高速运转,仅需2分钟即可完成一匹布料质检,20余种瑕疵精准识别,瑕疵位置一目了然。位于洛江的信和新材料开发的核电防护涂料打破了外资品牌的长期垄断,成为国家单项冠军,并成功跻身中国核电涂料领先行列……

  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中,一栋栋现代化的科技楼宇拔节更新。(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晓东 摄)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布局。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大河数智(泉州)计划引入100台金属3D打印设备,打造全省规模蕞大的金属3D打印设备车间,助力泉州传统模具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石狮,全省率先打造的“智慧石狮工信科技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高数字化协同效率,提升园区小单快反能力。在晋江,恒安集团则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水循环系统,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成为生活用纸领域的“环保先锋”,其起草的纸品、卫生巾及纸尿裤等产品10个国家级标准,累计申请专利超506项,展现了泉州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环保方面的双重追求……

  一批“独角兽”、高成长性的项目在政企合力下孕育而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泉州民企“逆势突围”的密码之一。去年,全市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幅居全省之首;全省新增四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80家,泉州占了近四成;全市新增九批创新型中小企业431家,累计1359家,数量连续位居全省头部。

  当前,泉州正打造“永不落幕”的成果对接平台,嫁接30家大院大所、63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1700亿元产业基金的资源,帮企业找科技、帮技术找企业,今年力争高新企业在3084家的基础上再增200家,R&D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有温度的政企互动,同心而行,信心是头部生命力

  为企业扫清发展障碍,是泉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以贯之的态度,也是泉州民企迎难而上、向上生长的底气所在。

  春节前夕,泉州早部署早安排,发布《关于实现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推出七个方面35条措施,以良策实招和“真金白银”助力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稳中向好;出台工业经济稳增长系列措施,围绕工业经济增长推出28条措施,持续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为实现今年良好开局注入动能。

  近年来,泉州持续引导企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发展,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小阳 摄)

  近年来,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泉州接续打造“泉心泉意”营商服务品牌。“企业关心和需要什么,我们就谋划和推动什么。”这是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对于企业的庄重承诺。

  ——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推进“创新+”增值计划。泉州强化抓创新促应用、加快科技创新“四个倍增”,加速民营企业向“新”求质。去年泉州推动全市高新企业保有量达3084家,占全省比重21.3%;引进培育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等30家大院大所,累计服务企业近1600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10项,与企业合作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206项。

  ——把空间要素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支撑载体,不断拓展“链条+”增值空间。泉州建立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库并编制《县域重点产业链情况表》,组织链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与链主精准对接,承接技术外溢,加速从“小而多”向“精而强”进阶。在全省率先出台“技改贷”配套贴息政策,通过市本级再给予1%的贴息支持,实现了部分技改项目“零利率”贷款。此外,泉州推广龙头企业自建园区、中小企业“拎包”入园模式,探索“民企+行业协会+国企”等组织形式,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园区建设运营。截至目前滚动推进100个园区标准化项目建设,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及配套用房2030万平方米,拉动投资超千亿元,实现投产企业超千家。

  泉州企业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国家号召,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升新质生产力,企业焕发新活力。(资料图)

  ——把强化金融支撑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助力,做优做大“金融+”增值平台。泉州持续推进“政银企担”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累计收集并向银行业机构推送有效融资企业清单8009家,成功放款757.8亿元。通过“再贷款+提质增产增效贷”“再贴现+绿票、科票”等模式打包投放政策性金融产品,定向支持民营企业数智、绿色、低碳转型。此外,泉州还积极搭建多层次产业基金体系。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型母基金20只、总规模630亿元,实现市、县两级“母基金”全覆盖,撬动资本投早、投小、投新、投硬科技。

  ——把政务服务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泉州加快提升“政务+”增值服务。截至去年底,泉州累计推出9批107条纾困减负举措,全面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此外,泉州建立“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边界清单,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干部敢为、企业敢干。线下以“万名干部进万企”“局长走流程走基层”和政企茶话会等机制为支撑,创新政企常态化交流平台。线上开通综合服务企业专线,实施企业诉求“接、转、办、交”闭环管理,推动企业诉求“立即办、主动办、高效办”。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综合集成医学科技创新(福建)基地落地泉州

“一带一路”综合集成医学科技创新(福建)基地落地泉州

  “一带一路”综合集成医学科技创新(福建)基地落地泉州   本报讯(记者殷斯麒)近日,鲤城区举行“海丝金融法务区”首批入驻企业签约仪式。经过泉州市招商团队的跟踪引进,国际欧亚科学院“一带一路”综合集成医学科技创新(福建)基地正式落地泉州。   作为泉州市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的重要项目之一,该基地将以泉州为区域载体布局健康产业,为救治儿童发育...

【媒体报道】国际工业设计园入选泉州市级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媒体报道】国际工业设计园入选泉州市级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原标题:【媒体报道】国际工业设计园入选泉州市级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日前,记者从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了解到,园区入选2018年泉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是今年晋江唯一入选的孵化器。园区2012年启动以来进行了哪些创新孵化呢?   正扬科技是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2012年启用后,首批入驻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企业负责人曾志长告诉记者...

三创园:为晋江实体经济发展注入“科创活水”

三创园:为晋江实体经济发展注入“科创活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头部生产力,人才是头部资源、创新是头部动力。”今年以来,晋江经济开发区紧扣“全市一区”改革、标准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资源统筹、产业赋能,持续强化实体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   作为晋江的创新孵化高地,三创园主动融入改革发展大局,以党建为引领,秉承“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理念,创新“服务双创团队、孵育三创党员、赋能实体经济”...

中国有24座万亿GDP城市谁是科创黑马?

中国有24座万亿GDP城市谁是科创黑马?

  24个万亿GDP城市的“科创”成色究竟几何?科创板开板3年来的数据给出了答案。   2022年6月13日,科创板迎来开板三周年。上交所官网显示,目前科创板共有42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5.11万亿元。   在42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175家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有149家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40%。这样的成绩,远...

中新集团获8家机构调研:公司已累计直接参投了10家园区内科创企业(附调研问答)

中新集团获8家机构调研:公司已累计直接参投了10家园区内科创企业(附调研问答)

  中新集团601512)11月24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1年11月10日接受8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一、主要内容公司陪同来访投资参观了公司展厅,向投资者展示了公司成立以来,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及中新苏滁等园区的开发主体,在各区域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对公司在园区开发运营主业闭环上六大业务节点的核心优势...

交付在即!泉州这个产业园项目加速建设

交付在即!泉州这个产业园项目加速建设

  闽南网9月12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文/图)记者从丰泽区获悉,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项目标准园区正加速建设,其中,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预计于本月底整体完工交付。   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预计本月底交付(吴培清 摄)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工业互联网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只见科技感十足的楼宇高大挺拔、新种植的绿化生机盎然,一个现代...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28期:北京高精尖产业新政发布腾讯优图将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AI创新中心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28期:北京高精尖产业新政发布腾讯优图将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AI创新中心

  9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产业基础再造提升和产业链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   近日,《自贸试验区世博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浦东世博区域...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46期:《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正式发布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名单出炉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46期:《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正式发布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名单出炉

  家左右深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示范园区   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深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第三方治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排污者付费、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推动的原则,以园区、产业基地等工业集聚区为重点,推动第三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