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漳州台商投资区的土地“空间革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24年的蕞后一天,龙池大型工业综合体项目E地块传来喜讯:一期项目通过初步竣工验收,这标志着漳州台商投资区在低效用地提质增效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读者不禁要问,这项“空间革命”是如何实现的?
龙池项目区的“问天要地、凭空发展”的土地利用理念,揭示了漳州台商投资区的一种创新思维。位于灿坤工业园的这一项目,开发始于2002年,但由于配套设施不足,制约了高质量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漳州台商投资区通过滚动开发,对园区进行大规模改造,将原有65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提升至近300万平方米,致力于构建一个生产、生活、生态与商业相结合的产业社区。
漳州台商投资区自然资源局局长陈水生指出,在2024年,该区域共策划生成了43个低效用地提质增效项目,涵盖总面积达3646亩,总投资达233.6亿元,建成后预计新增建筑面积561万平方米,同时可新增产值218亿元。这些数字不仅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对高效用地开发模式的一次成功尝试。
为了确保项目推进的高效性,漳州台商投资区创新实施了“345”工作法,强调规划、标准和招商三位一体的策略,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国有企业的带头作用以及民营企业的自主开发,共同构成了低效用地提质增效的良性生态。
在采访中,漳州市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火金表示,通过整合周边低效、停产和零散工业用地,采用政府收储、国企收购等方式,漳州台商投资区正不断强化区域内设施的建设,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预期的成果更让人振奋。厦龙国际企业港(二期)的正式签约,将在闲置土地上承载更多的制造业,希望能通过该项目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根据计划,此次项目用地将覆盖83亩,预计年创产值将超过5亿元,其中税收可达2500万元。
漳州台商投资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土地“冷”下来的时候,是蕞有潜力的一段时间。通过科学的规划与深思熟虑的整合,可以将这片“冷”土地变得热火朝天,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一切,不仅是对低效用地的挖掘,更是对于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探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