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罗溪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全省唯一
【闽南文化在校园 传承歌仔戏文化 浸润幼儿心灵 】
万人研学计划 泉州市红领巾小主播走进晋江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拓展区
党旗下我成长丨党龄“逢五”“逢十”党员微视频之张少波
党旗下我成长丨党龄“逢五”“逢十”党员微视频之肖冰冰
洛江区罗溪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全省唯一
2019-06-28 11:37:06
为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面向全国广泛征集乡村治理的好做法和经验。从各省推荐的100多个选案例精选了20个案例,作为首批推介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洛江区罗溪镇“构建党建‘同心圆’”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案例。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洛江区罗溪镇“构建党建‘同心圆’”理念就是在这块近30平左右的小空地上产生的。镇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常常围坐在小圆桌旁商量村中大事。
“考大学的,如果是本一的,一个人2000元,本二的就1000元,从今年开始。但是我们的资金有限。”
“利用这个抛荒地种万寿菊,壮大整个小组的经济收入。以前种水稻没什么产业,玉米、地瓜也是自用的。”
这种交流方式被称为“党群圆桌会”。它是“构建党建‘同心圆’”模式的重要一环。从2016年探索至今,同心圆运转形式不断成熟,组成党支部+党群圆桌会+社会力量三个部分,不断激活着基层治理的神经末稍,成为群众拓宽诉求渠道的有效载体。这样的模式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此次圆桌会,村民们就纷纷表示要划出家中的土地,为村里“种植万寿菊”项目添一份力。
(洛江区罗溪镇新东村村民、党群圆桌会成员 黄世木)“我们兄弟俩一家的土地目前是有四亩多,我会全部让出来,发展这个万寿菊。我们出力出地,能成功不能成功是靠技术,政府有技术来扶持我们,我们有信心一定要发展。”
(洛江区罗溪镇新东村党支部书记、党群圆桌会成员 黄江河)“我们主要是把土地整合起来,我们用保底加分红给他们,村民肯定要有受益。村民有这个收入肯定就会很高兴。”
在这种模式的引领下,新东村社会经济得到大幅度提升。正在建设中的乡村振兴样板区项目,共开发利用土地超过5000亩,规划有卡丁车运动、萌宠餐厅等等。建设期间,不仅有群众自愿捐出古厝,同时还得到了600多万元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预计明年能整体完工。而年初建成的“云山居”项目,则作为红色动力网络联合党支部的一个试点,打造出农村“党建+商务”4.0云平台。在这里,村民们可将家中多余的农产品售卖。试运营几天就增加村财收入3.7万元。一个个项目、产业的不断落地,使新东村面貌一新。从之前的排名倒数,一跃成为罗溪镇实力前三。
(洛江区罗溪镇新东村委会主任 黄汉生)“党群圆桌会议成员从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引导群众出资出土地等方面,推动古厝民宿、电子商务、种植茶树精油等等一些项目。助推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
目前党建‘同心圆’模式已在罗溪镇17个村进行推广。其中,有11个村还从各个党群圆桌会中挑选出骨干成员,成立红色参事会,鼓励各类人才和社会力量回归,共筹得意向发展和扶贫资金2.1亿元。截至去年底,罗溪镇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成功“脱壳”,4个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党建反哺,哺出新成效。
(洛江区罗溪镇党委副书记 林堃鹏)“我打个比方,我们的党建同心圆相当于乡村治理体系里面的引擎,当我们把引擎盖打开,里面是有非常多的齿轮的,这些齿轮是我们不同的党群圆桌会。通过五轴联动引擎发动,形成一种向心力,像磁铁一样,把力量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一个闭环,来推动我们农村基层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接下来,这一模式将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为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提供借鉴。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线邮箱:
建议您使用蕞新版:谷歌和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