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签约超10亿元三年后规模破800亿元!泉州服装行业迎来新风口⋯⋯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现场签约超10亿元,三年后规模破800亿元!泉州服装行业迎来新风口⋯⋯
现场签约超10亿元,三年后规模破800亿元!泉州服装行业迎来新风口⋯⋯
2月28日,“国潮泉州”制服工装全省推介对接活动在晋江举办,吹响“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号角。该活动旨在于进一步加强泉州鞋服企业与省内金融机构、驻闽央企、省属国企供需对接,力促更多鞋服企业通过转型制服工装批量定制拓展市场新蓝海,打造全国蕞有竞争力的制服工装产业基地。活动现场,“国潮泉州”职业装三年发展行动正式启动,“国潮泉州”LOGO同步启动征集。
在“国潮泉州”制服工装推介对接活动上,泉州市正式启动职业装三年发展行动。据悉,未来三年,泉州市将实施智能制造数字化赋能、工业设计能力提升、职业装发展等计划,聚焦品牌、设计、创新、市场、售后服务等关键能力提升,全面提高研发设计能力,提升时尚化、定制化水平,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培育,实现职业装产业规模超800亿元,全面打响“国潮泉州”品牌。
作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全国蕞大的鞋业生产基地,泉州市拥有国内蕞齐全的纺织鞋服产业链条,一双鞋、一件服装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均可实现全流程本地流转。去年,全市纺织鞋服企业超1.3万家,产值近7000亿元。其中制服、工装、校服、工装鞋等品类的职业装产业规模约400亿元,占全省职业装工业产值超过50%。近年来,我国职业装产业方兴未艾。军警执法、交通物流、医护养老、石油化工、应急救援等职业装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站在职业装发展风口,泉州市积极布局,抢占职业装新赛道,出台扶持职业装发展十条措施,每年安排1500万元支持单个产业培育品牌、研发设计、拓展市场。
随着体育健身热兴起,运动赛事职业装备也迎来发展新机遇,一大批体育明星身披泉州体育品牌装备征战国际赛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吸引了北京冬奥会冠军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纪录保持者武大靖,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冠军齐广璞,男子马拉松冠军李子成,女子铅球世界冠军巩立姣,女子20公里竞走世界冠军杨家玉,男子跳远世界冠军王嘉男的关注,为“国潮泉州”制服工装全省推介对接活动发声助力。
活动现场,安踏、利郎、劲霸、名坊等48家企业就制服工装集中采购签约合作,现场洽谈意向签约金额超10亿元;九牧王、柒牌、七匹狼、特步、匹克、大帝等32家企业集中展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兴业银行、中国人寿福建分公司等10家企业发布采购需求。同时,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北京服装学院南山中国职业装研究院院长顾远渊还做了“供需协同推动职业装行业内涵发展”的主题分享。
“我们与文旅集团、晋江国际机场、阳光采购平台达成了采购合作。”劲霸男装科创研究中心总监徐京云表示,比如晋江国际机场主要采购机场工装服、职场服、机场维修人员服装等;文旅集团的主要需求是讲解员服装、职场服装等。职业装市场很大,竞争也很激烈。基于良好的设计基础,去年8月他们开始涉足职业装领域,希望在品牌原有核心产品基础上做延伸,打造职业装新场景。“对接活动的举办让我们能够与同行相互学习、促进沟通,优化提升服务水平,挖掘市场需求。”
“通过对接会这个平台,让供需双方有了更多交流机会。”福建名坊纺织有限公司法人任满军介绍说,此次他们与央企、国企达成了合作。“为更好服务客户,去年我们开始升级公司设备,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检测设备,增加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投入,新设备将于3月15日基本到位。”利郎(中国有限公司)定制部副总监李波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有利于产业集群化发展。“政府搭台、品牌唱戏的形式,对于企业宣传和口碑都有意义。”
现场,泉州市21家企业和单位荣获“国潮泉州”职业装采买竞赛表现优异单位。“去年,我市成立制服工装采买工作专班,开展‘国潮泉州’职业装采买竞赛活动,成立职业装产业联盟。”泉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此推动泉州市制服工装专项行动,支持泉州市制服工装企业开拓市场,培育制服工装龙头企业,提升制服工装产业竞争力。
□记者:黄文珍 文/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