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招商 一期计划春节后开业
本报讯 (记者谢曦 通讯员蔡国夏)全国49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一——福建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目前已进入招商阶段,一期计划春节后开业。建成后,该园区年可处理再生资源110万吨,将成为华东地区规模蕞大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
据悉,位于南安市省新镇的福建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是2016年、2017年省市重点项目,总规划面积5029亩,计划总投资50亿元。其中一期规划用地约1577.85亩,交易市场总规划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目前,一期(拆解区)项目2万平方米108个商铺已全面完工、可交付使用,完成征地700余亩,二期(深加工区)项目已完成征地200多亩。
利用“城市矿产”资源变废为宝,既可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根据《泉州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我市拟在2020年前,以海西园区为核心,建设回收站点1000个、分拣中心12个。目前,海西园区回收体系建设运营公司福建海建物资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已整合回收网点600多个,并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永春、晋江等区域设立了综合分拣中心,着力打造国内创新的回收点→回收站→分拣中心→交易市场四位一体的回收体系。根据规划,园区还将构建海峡两岸再生资源先进装备制造,铜、铝、镍等有色金属深加工,废橡塑“高值化”回收再利用三大产业链。
借助“互联网+绿色回收”营销模式,再生资源经营商户以及加工利用的厂家可以通过园区的交易市场及园区配套的APP、O2O进行线上、线下交易。“我们还创新开展了绿色回收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商场、进企业、进军营‘六进工程’。居民也可通过手机APP下单,由工作人员上门回收废旧家电等相对大型的可再生资源,一些小型的废旧物资可投放到安置在社区内的回收箱。回收过程中,园区会为用户的回收物资贴上专属二维码,回收后,送往分拣中心进行分类称重,同时为用户积分。”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运营企业与泉州垃圾分类试点企业签订了回收协议,全面衔接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加工利用,将有力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健康发展。
为助力园区发展,园区研究院还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着手开展废旧塑料精细化分选等三项先进技术研发。
园区的运营得到泉州、南安两级的大力支持。两级财政均已出台相关的税收本级留成返还奖励办法。其中,南安市对入驻园区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在南安市缴纳的增值税采用分档累进奖励办法,按其年度增值税纳税总额分档给予奖励,蕞高可按其年度缴纳增值税形成的本级财力的90%给予奖励。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