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泉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科创撑不起泉州怎么拼才会赢?

admin8个月前 (09-27)泉州产业信息14

  据11月18日当地媒体报道,泉州市近日印发通知,启动七大专项行动,要在“十四五”期间,每年从全市挂牌上市后备、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等企业名单中筛选出具备北交所上市潜力的企业。

  早前,北交所鸣锣开市,全国首批上市了81家企业,泉州市名落孙山。泉州目前拥有37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其他“万亿俱乐部”地级市差不多;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去甚远。

  我们以苏州、无锡、佛山、南通和东莞等五座“万亿俱乐部”地级市作为参照系。【注1】2020年,泉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尽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但在六座城市中依然垫底。

  研究团队早前发布的《57城科技创新榜》中,GDP排名全国第18名的泉州,科技实力位列40名开外,处于“下位区”。

  泉州搞制造业很行,但搞科创似乎先天乏力。比起其他万亿元GDP地级市,泉州的科技创新在多个方面表现薄弱。

  “十三五”规划中,泉州设定的2020年研发强度目标为2%,但实际仅为1.38%。

  泉州拥有18所本专科院校,这看起来不算少,但这座城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仅10.5%,不到全国平均水平(15.47%),在六座城市中垫底。

  然而,东莞和佛山虽然本地的高校少,邻近的广州却拥有大量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改革开放早期的“星期六工程师”开始,广州(以及后来的深圳)科研人才的跨市流动成就了这两座制造业之都。

  从研发投入的绝对值看,与其他城市比较,泉州似乎是蕞不舍得“花钱”的城市。

  2020年,泉州研发经费的投入仅142亿元,约为同样科研薄弱的南通、东莞和佛山的一半。

  泉州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除电子信息产业外,八大支柱产业均为传统产业。尽管泉州不遗余力地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但现实就是传统产业研发强度相对更低。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泉州市共登记技术合同317项,成交金额4.07亿元,数量增长2/3,金额近乎翻番。简单计算可发现,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仅128万元,水平偏低。

  福建省科技厅数据显示,泉州2020年吸纳技术1034项,成交金额42.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41%和62.23%。这表明泉州在吸纳引进其他区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有一定基础。

  南通统计局曾发布文章《南通与泉州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称,南通先进制造业发展略胜一筹。

  有数据为证,从可比较的产业类型来看,2019年南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40.3%,是泉州的2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比也远高于泉州。

  泉州的科技创新并非如数据显示那样薄弱,而是有着独一无二的优点。正是这些优点,让泉州经济总量连续22年保持福建省首位,并在全国的排位上升至第18位。

  晋江尤其是晋江的鞋业,其创新经验可归结为两句话:传统企业高新化,做自主品牌。

  晋江的鞋业以“山寨”起家。上世纪80年代,晋江企业借侨胞的信息资源,仿造国外日用品销往全国各地。“山寨”时期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积累,为晋江企业90年代的贴牌代工打下基础。

  据公开报道,1988年,安踏集团董事局兼CEO丁志忠带着600双鞋,北上开拓国内市场。在北京的运动鞋销售市场,丁志忠发现,晋江代工的品牌运动鞋一天能卖1万元,而晋江生产的没品牌的鞋一天卖3000元就算“奇迹”。

  1991年,丁志忠和父亲在家乡创办了安踏公司。当时运动鞋没有篮球鞋、跑步鞋、羽毛球鞋之分,统称为“旅游鞋”。

  此后的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坚定了安踏们发展自主品牌的决心。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际订单量急剧下降,代工企业“断了炊”。

  危机之后,晋江及泉州企业、政府齐心发力打造自主品牌。1998年,晋江市政府明确提出“品牌立市”的发展战略,该战略在2002年升级为打造“品牌之都”。晋江市政府拿出真金白银,以一次性奖励、优惠地价等方式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上一级的泉州市政府,亦出台《关于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引导企业“争创品牌”。

  1999年,安踏的利润只有400万元,就拿出80万元邀请孔令辉做代言人。孔令辉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夺得男子单打乒乓球金牌,实现个人“大满贯”,帮助安踏成为蕞知名的国产运动品牌之一。

  那时,晋江品牌争相邀请体育明星、娱乐明星代言,将广告铺满电视节目、街头巷尾。

  前有国外品牌围堵,后有大批厂商追击,激烈竞争下的晋江企业试图从研发环节打开突破口。

  2005年,安踏斥资2000万元,率先成立了中国头部个运动科学实验室。这一年,安踏用于创新、研发的资金达到3000万元。

  安踏集团2020年研发投入超过7亿元,匹克近年来每年约投入销售额的3%作为研发费用。它们用科技打造的“吨位鞋”“氢跑鞋”“态极”跑鞋等产品成为热销品。

  从山寨、代工到自主品牌创立,晋江鞋业展现了如何向研发、制作、品牌全方位升级。

  晋江的故事表明,泉州不缺乏创新基因。只是与其他万亿元GDP地级市相比,泉州稍显薄弱。

  泉州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当前城市的短板,是制造业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支撑不够;中心城区集聚度不高,市域统筹不足。

  那么,在一个民营经济为主、产业结构偏“传统”的地级市,科技创新如何提升?

  要成果就要投入。泉州2020年研发强度目标未能实现,又提出2025年研发强度达2.4%的目标。而研发经费支出将从现在的140亿左右提高至360亿元左右。

  企业将是研发经费支出大增的主要受益者。泉州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的科技龙头企业,引领行业技术创新。

  就在蕞近,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泉州市组建“高效太阳电池装备与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是福建省二十多年来获批的第三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这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和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以及钧石能源、新峰二维材料、协鑫集团、阿石创等7家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

  11月初公布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泉州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榜上有名。福建佰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泉州佰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的高性能无缝纬编智能装备创制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科研底子薄弱的泉州,还积极引入外部智力资源,助推当地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近年来泉州通过实施“大院大所大平台”等计划,引进建设了一批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承担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重大创新产品的研发攻关,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更新迭代、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2013年以来,泉州先后引进共建各类科研院所18家,覆盖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新材料、陶瓷建材、生态环保等新老产业领域。

  公开信息显示,这18家科研院所已累计服务企业4900多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45项,获横向技术服务收入1.49亿多元。

  从创新平台到创新主体,再到科技成果转化,泉州希望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区域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发展“引领极”。

  若能通过科技创新华丽转身,泉州将为众多传统制造业偏重的地级市提供良好典范。

  注1:东莞2020年GDP未能破万亿元,但2021年破万亿元概率很高,因此也纳入对比范围。

  1.泉州践行“晋江经验”的新发展新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晋江经验’新发展新启示”课题组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

  6.“大院大所大平台”赋能泉州制造——已引进共建各类科研院所18家,累计服务企业近5000家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河套”深港科创正加速!389平方公里小地点寄托大希望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河套”深港科创正加速!389平方公里小地点寄托大希望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河套”深港科创正加速!3.89平方公里小地点寄托大希望   作者:王丹阳、刘嘉文、梁喻、王绮静   发表时间:2023-02-23 14:01   作者:王丹阳、刘嘉文、梁喻、王绮静   一个占地面积仅3.89平方公里的小地点寄托着怎样的大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定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

中关村、圆通福建总部、厦大国科园…总投639亿!今天!泉州吹响虎年“冲锋号”

中关村、圆通福建总部、厦大国科园…总投639亿!今天!泉州吹响虎年“冲锋号”

  2022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陈晓东 摄)   在今天(2月6日)下午举行的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15个民营企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639亿元,涉及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园区、电子设备、纺织产业、数字经济等产业。   其中,晋江市和南安市分别有两个项目签约,其余11个县(市、区)各有一个项目签约。未来,这些大项目、好项目将在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5月12日至14日,由省科协主办的“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走进泉州,中国科学院裴钢、欧阳钟灿等9位院士参加活动。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贤金,省政府党组成员、泉州市委书记康涛亲切会见参加活动的院士专家,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曾能建,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史斌参加活动。   13日,院士一行赴泉州芯谷南安分园调研海峡生态科技园、三安高端半导体项目,对...

亮点多多鲤城科创中心项目成效显现

亮点多多鲤城科创中心项目成效显现

  鲤城高新区创投中心。鲤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4月2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李梦娴)盘活闲置用地,建设标准厂房、产业赋能中心、智算中心,配套“党建+”邻里中心、人才公寓……作为泉州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2024年头部季度拉练活动现场考察点,鲤城科创中心项目成效显现。   2022年1月打下头部根桩,2023年5月实现全面封顶...

今天鲤城区创鑫产业园开园!

今天鲤城区创鑫产业园开园!

  今天上午,位于鲤城区南环路的创鑫产业园正式开园。区委书记刘林霜,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文心、副院长赖东升,副区长陈清拥参加开园仪式。   开园仪式上,创鑫产业园负责人介绍了园区发展规划定位及企业入驻等有关情况。   据介绍,创鑫产业园是金龙街道通过盘活辖区闲置楼宇资源,引进落地的项目。该园区按照“政...

优秀!福建这个项目入选“科创中国”示范项目

优秀!福建这个项目入选“科创中国”示范项目

  记者从省科协获悉,日前,中国科协学会部公布2021年度头部批“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示范项目评审结果,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以“泉州制鞋产业智能制造科技服务团”项目入选区域科技服务团示范项目,获得50万元经费支持。   根据项目的工作安排,一年内,省机械工程学会将结合泉州市制鞋行业的需求,在技术咨询、项目攻关、技术服务、成果转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项目的成...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打通园区金融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打通园区金融

  近年来,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全面强化“商行+投行”运作体系和效能,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稳经济、促发展。聚焦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等一系列发展支撑,该分行以园区金融为突破口,持续打造全方位、特色化金融服务机制,为项目和企业发展打通金融“血脉”。   厦门华源嘉航科技有限公司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内一家“双百”人才企业,该公司成立不到4年,年营业额便突破4000万元...

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2023年泉州市创新大会举行

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2023年泉州市创新大会举行

  人民网泉州10月17日电 (记者吴舟)10月17日,以“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加速推动‘开放创新、智造未来’,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为主题的2023年泉州市创新大会在泉州人民会堂举行。大会邀请近千名科学界、企业界、金融界等领导和嘉宾齐聚一堂,共商创新发展大计。   2023年泉州市创新大会举行。陈晓东摄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