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福建答卷】数智赋能重塑福建县域经济发展
东南网3月7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走进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溪分园区一家蔬菜工厂里,菜并不是种在地里,而是一层一层种在栽培架,一排10层可以种植480颗生菜,在智能环境调控系统的精准管理下,实现全年无休的规模化生产。
这座每天可为市场提供1.5吨新鲜蔬菜的工厂,正是县域经济向新求变的生动写照,类似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福建县域里还很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福建全省96%的县域GDP超百亿元,其中超千亿元16个。2024年,福建县域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11个县区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数量居全国第七位;44个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6个县域实现两位数增长;晋江、蕉城、长乐、福安等17个县域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
与传统农耕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溪蔬菜工厂通过空间立体化开发,将土地利用率提升至传统种植的20倍。原本需要20平方米土地的生产空间,在垂直栽培体系下仅需1平方米即可完成。蔬菜工厂种植瓜果蔬菜不用土壤,不靠阳光,取而代之的是营养液和LED灯光源,工作人员会给蔬菜制定“光食谱”,这不仅重构了“一米见方”的土地产出效率,更通过智能环境调控解锁农产品定制化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工厂还能通过对营养液、光照等指标的调控,量身定制蔬菜的口味。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今年福建省两会上“县域经济”也成为“热词”。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县域重点产业链突出以点带面,从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制度体系等方面统筹发力,加大对10个试点县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工业强县、产业特色县。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县域经济的“小块头”中,蕴藏着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
福建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把县域重点产业链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通过梳理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探索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对全省83个县域进行综合分析,推动县域精准定位、分类施策、差异化发展。
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表示,福建超千亿产业集群20个,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实现万亿级规模。“县域冠军产业”凸显,一些县域重点产业链逐步实现国内先进、全球领先。
在县域经济发展竞技场上,创新浓度决定发展高度。
在南安,走进九牧集团泉州科牧智能厨卫有限公司的“绿色黑灯工厂”,工人忙碌的景象已然消失,只见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在注塑车间的流水线上灵活地分拣配件。过道上,连入5G专网的AGV小车,满载生产物料灵活穿梭。
在长乐,近年来,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源纺织”)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产全链条,实现提档升级、节能降耗。该公司智能化示范车间,只见上万平方米的厂房干净清洁,上百台纺织机器整齐排列,生产线上仅有十几名工人在巡检。
这些扎根县域的创新实践,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新路径,通过数智化改造打破传统产业边界。
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县域经济的选修课,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王文烂介绍,加快发展县域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赋能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县域产业数字化。
余德彪说,新时代新使命下,福建加快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县域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推动全省县域经济由“雁行模式”向“狼群模式”迈进,着力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梯次培育,分级分层谋划指导、分类施策,将集群牵引、链条串联、龙头带动、专精突破、融合发展五条路径进一步走深走实,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福建样板”。
更多
深读丨普惠托育,让生育家庭安心托付
地铁直达!福州这座摩天轮即将开放!
宁德:山海同频聚合力 福籽同心促发展
蕞新预警! 福建部分地区大雾来袭
更多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侧记
2025年旁听全国两会工作扫描
税收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外交部评澳研究所负责人“自曝家丑”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提升卫星网络国内协调效率
103个统筹地区已开展医保即时结算
更多
万达电影加大《哪吒2》澳洲排片
参赛歌曲385首!第二届“海峡情”投票开启
昨天龚俊也在福州,如果他也走三坊七巷试试?
海丝情·我把家乡唱给你听展播(12)
《树下有片红房子》热播 福州成网红打卡点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