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泉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高新、北石化、中心市区做大做强——泉州打造“一湾两翼”重要增长极

admin9个月前 (09-27)泉州产业信息24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南高新、北石化、中心市区做大做强——泉州打造“一湾两翼”重要增长极

  “一湾两翼”,振翅起飞。打开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经过多年发展,环湾向海的城市发展框架不断从蓝图变成现实。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湾两翼”的城市格局,泉州进一步握指成拳、统筹资源,于环泉州湾做大做强中心市区,于环围头湾打造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于环湄洲湾打造北翼万亿石化产业,以此作为泉州未来发展重要增长极。

  当前,泉州上下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大拼经济、大抓发展,中心市区、南翼国家高新区、石化产业区纷纷搭乘东风、集结成势,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铺开、三年成势见效

  走进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子项目之一的丰泽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7月底封顶、年底竣工,未来,这里承载着泉州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软件、工业数字化装备等产业业态,这也是泉州“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缩影。

  产业和城市,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泉州的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效应”愈发明显——转化运用“城市体检”成果,今年一季度全市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分两批生成项目(含续建)1560个,总投资4624.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800亿元(含策划类项目),超省上下达任务和泉州市预期目标。聚焦侨港澳台(在外泉商)、文旅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粤港澳大湾区等一批招商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一季度全市累计签约正式合同项目投资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8.6%,超时序进度。好的城市环境带动优的发展生态,产业链和产业带纷至沓来落地泉州,产城融合带来良性裂变效应。

  产业离开城市就是无源之水,城市没有产业则是无本之木。以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为抓手,做大做强中心市区、提升城市能级之路全面铺开——

  中心市区开发建设“一体化”。通过创新“规划一张图、供地一个口、资金一个池、建设一盘棋”的一体化体制,环湾区域全面实行统管统筹,坚持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四个优先”。

  由城及乡亮出“七大招”。宜居宜业、生态人文、聚城畅通、安全韧性、智慧管理、村镇建设、样板特色七大专项行动全面铺开,聚焦提升城市品质。

  古城加速提质——今年“五一”期间泉州全市共接待游客305.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5亿元,其中,泉州古城旅游接待数、旅游收入均占全市三分之一,成为泉州城市旅游热门打卡地的背后,离不开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重点推进“三区三片”保护提升工作,一分区内中山中路及周边29条街巷已基本完成改造,二、三分区内中山南路及周边46条街巷综合保护提升有序推进。“龙头山片区、文庙—后城片区、聚宝城南历史文化街区等片区综合提升正在规划中,按照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标准全方位提升。”古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城不断集聚——主塔楼高179.95米的“海丝金融中心”年初开工,建成后将是中央商务区蕞高点,成为东海门户、环泉州湾头部标志性建筑;依托惠泉啤酒厂旧址建设中心广场,融合公园与商业综合体,传承产业记忆、打造绿色低碳消费新场景的梦想正逐步成为现实;国道324线泉州大桥及接线扩宽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繁忙,项目正朝着今年上半年通车的目标收尾攻坚;东海后渚莲垵项目探索征迁货币补偿与商品房安置相结合模式,率先试点房票政策,有效缩短安置过渡时间,首签日民房签约率超90%……商气、人气、烟火气日渐聚集。

  据泉州市城建办消息,今年1—4月泉州市抓城建提品质项目共完成投资40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3.8%。泉州市计划开工项目338个,实际开工401个,实际开工率119%。中心市区按照“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铺开、三年成势见效”的目标,为城市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优渥城市环境。

  位于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的三安高端半导体系列项目全景。郑梓杨、许楷林摄

  8镇“一盘棋”“一张图”“一把尺”

  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开拓两岸融合新载体

  位于环围头湾南翼区域,呼之欲出的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各大项目快马加鞭赶工期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建设者。

  在联东U谷·南安半导体科技产业港1号地块,30栋厂房及配套已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签约企业36家,储备意向入园企业25家。在泉州芯谷南安科创中心项目一期建设现场,10栋厂房及配套设施已经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4年1月竣工。眼下的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项目日渐成形成势,周边配套正在完善。

  在笔直宽阔的晋江东石镇伞都大道南侧,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已进入基础施工阶段,南天南路、檗谷南路、跑马路、景观北路等市政道路项目,将架起东石新区气势恢弘的交通网,与不远处的泉厦漳城市联盟路串联成区域发展“大动脉”。

  今年年初,泉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开发建设的部署,推动晋江市的安海、内坑、东石、英林、金井和南安市的官桥、水头、石井等8个镇整合,形成更紧密的南翼新城。近期,南翼突出以产为主、产城融合,抢占高科技赛道,集聚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健康等领域项目。

  远期,南翼瞄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科技初创型企业首选地、“产、城、人、境”融合新区、滨海生态科技文化城,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关键节点、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临空临港资源要素配置战略窗口。

  这样的规划愿景底气十足,源自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泉州市资源规划局总规划师蔡东介绍,南翼国家高新区地处泉厦两大都市交界地带,与金门县隔海相望,蕞近之处距离不足8公里,具有对接厦漳泉都市圈、打造台胞台企登陆“头部家园”的地缘便利。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以及泉州港、厦门港的空港海港等交通优势,加上位于厦漳泉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2小时交通圈”地带,发展临港临空经济未来可期;泉州向金门供水工程成为推进“金马四通”的工作样板,泉金客运直航、货运直航、对台小额贸易等对台交流“三条通道”持续助力,两岸同胞在这里频繁交流互访,实现合作共赢。

  底气同样来自雄厚的产业基础,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两条赛道双翼共振。这里周边汇聚电子信息、建材家居、纺织服装、鞋业、食品饮料等千亿产业集群,云集“中国伞都”东石、“中国鞋都·拖鞋名镇”内坑、“中国休闲服装名镇”英林、“世界石材之都”水头等传统产业强镇,内生动力强劲。这里有全国首个化合物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全省首个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深度嫁接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侨大学等高校,背靠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拥有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亦是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工业园)的主要承载地,外部支撑同样给力。常住人口98.91万人,户籍人口72.88万人,足以说明南翼国家高新区的产业吸引力。

  据了解,8镇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带来强大发展动能。官桥、水头、石井三镇,今年在建重点项目105个,总投资1156.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1.78亿元,分别占南安市的26.25%、40.59%、35.46%。安海、内坑、东石位于晋西辅城,英林、金井位于晋南辅城,经济体量合计占晋江市的38.4%。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南翼国家高新区将统筹作好两岸融合发展、高新区扩容、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等多篇“文章”,开启打造未来新增长极的奋斗征程。

  在泉港区石化工业园区的蓝海博达科技有限公司,各条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全开,产品质量深受客户认可。洪坤泽、陈晓东摄

  由“一”而“广” 由“精”而“优”

  从高空俯瞰,福建联合石化公司和中化泉州石化公司犹如两座钢铁塔林坐落在湛蓝的环湄洲湾北翼区域。

  坐标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福建联合石化炼化一体龙头项目与40多个中下游产业项目组成共生共荣的“石化朋友圈”。其中,园区内仅一墙之隔的国亨化学、天辰泉港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第三季度同步投产后,将发挥出积极的石化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作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而很多新能源材料跟我们生产的聚丙烯、共聚材料有着密切关系。今后我们将着重发展大福建地区、大华南地区市场,同时拓宽东南亚市场。”泉州国亨化学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项目提前布局,抢抓石化产业发展机遇期!”在泉惠石化工业园区,中化泉州石化公司壮大产业规模的心情同样迫切。“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投产30个产业升级子项目,逐步推动化工中间原料产品就地化。其中,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和7万吨/年渣油生产高性能炭黑项目抓紧建设中,预计明年投产。“以填补省内空白的丙烯腈项目为例,生产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被誉为新材料界‘黑马’的碳纤维的主要原料,市场前景良好。”该公司规划发展部副总经理张滨介绍道。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泉州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锻造出“一个基地(湄洲湾石化基地)、两大园区(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龙头引领、链条完整”的石化产业大格局,并成立市石油化工及相关新材料产业发展小组,以全局的眼光,高位统筹全市石化产业发展。

  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泉州石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一”而“广”、由“精”而“优”,已成为泉州六大主导产业、九大千亿产业集群中的佼佼者,成为福建省打造万亿石化产业的重要支撑。

  目前,泉州石化产业已有规上企业400余家,2022年实现产值3974亿元,比增6.3%;泉港、泉惠两个石化园区2022年分别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15位、第23位。根据规划,泉州石化产业至2030年碳达峰之前,基地内重大规划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将带动全市石化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产值达万亿规模。(蔡紫旻 陈淑华 殷斯麒 许雅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泉州芯谷”产业园拥抱“芯”产业 打造“芯”航母

“泉州芯谷”产业园拥抱“芯”产业 打造“芯”航母

  近年来,泉州举全市之力、借全国之势、聚全球之智,大力发展半导体这一战略新兴产业,聘请国内外一流规划机构,编制园区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高起点规划建设“泉州芯谷”。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泉州芯谷”定位为第三代产业园区,即以产业链式组团集聚,产城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为主要特征,将以两个龙头企业——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和三安集团为核心,以两个关键产业...

丰泽区:15家优质企业入驻机器人产业园

丰泽区:15家优质企业入驻机器人产业园

  日前,丰泽区机器人产业园项目集中入驻仪式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举办。   其中,世界500强河钢集团落地技术研究中心,投资20亿元,建设数字增材制造基地,提供金属3D模具打印服务;金字号精密设备落地热动力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生产动力机、油泵等动力集成产品。   丰泽区机器人产业园作为数字园二期标准子园区之一,占地47亩,总投资2.53亿元,致力打造...

关注!泉州市区或有望引进爱琴海购物公园!

关注!泉州市区或有望引进爱琴海购物公园!

  连日来,丰泽区密集组织开展招商引智活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带头“走出去”招商,力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辖区,推动搭建人才和企业了解丰泽、投资丰泽的对接平台。6日至8日,丰泽区相关领导带队赴上海市开展精准招商和招才引智活动,围绕建链补链强链,精准对接产业项目,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在上海期间,区领导一行先后走访了红星美凯龙(总部)、中骏集...

国家大基金又减持!

国家大基金又减持!

  在半导体产业链股票受投资者青睐之际,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再次出手减持。   4月4日晚,三安光电公告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拟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三安光电在内,已有7家公司发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减持计划。与此同时...

大型国企660MW项目岗位应届、社会岗位均有空缺!

大型国企660MW项目岗位应届、社会岗位均有空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大型国企660MW项目岗位,应届、社会岗位均有空缺!   中化泉州园区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   中国中化将泉州作为基础化工生产基地之一...

好消息!泉州海峡雕艺产业园又有新进展!

好消息!泉州海峡雕艺产业园又有新进展!

  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海峡雕艺文化园,是福建省重点项目,同时也是泉州14个标准化工业产业园区试点项目之一。记者获悉,近日,海峡雕艺文化园建设迎来重要节点,一期海峡雕艺产业园项目首批十栋楼主体结构封顶。   今年2月, 海峡雕艺产业园项目开始桩基工程施工,一期总投资7个亿,占地180亩,主要是建设33栋标准化厂房。目前首批十栋厂房喜封金顶,项目处于主体施工阶段,现场管...

完善园区配套 增强产业吸引力 泉州半导体高新区推进基础建设

完善园区配套 增强产业吸引力 泉州半导体高新区推进基础建设

  今年以来,泉州半导体高新区(以下简称泉州芯谷)全力推动三大分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产业耦合度,实现“十四五”开新局。   驱车行驶在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纵向大通道石井大道,中间绿化带的绿树花草相映成趣,宽敞平坦的车道视野开阔。据介绍,园区道路主动脉石井大道已全线通车。与石井大道相交的成功大道,也是近年来通车的园区配套道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