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泉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园区科创“五问”之四丨开放创新高地因何崛起?

admin8个月前 (09-27)泉州产业信息13

  作为我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在“全球创新坐标系”中谋划和发展,瞄准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做强“走出去、引进来”开放创新“双引擎”,整合全球资源、加强区域互补,提升自主创新优势,近年开放创新高地加速崛起。

  苏州工业园区自诞生之初便承担着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的使命,加之位于长三角、毗邻上海,开放引领优势突出。

  多年来,园区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抓住全球产业链升级和价值链重构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溢出,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以及审批、基建等公共服务创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改革开放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也是园区的鲜明底色,必须坚定不移深入推进,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说。2021年,园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100亿美元、增长约16%;实际使用外资19.7亿美元,保持高位;入选首批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2022年1月,园区获评江苏首个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走向深入,我国以劳动力总量和要素成本为核心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加上新冠疫情冲击、国际经贸规则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如何摆脱发展惯性,推动产业链攀高走强,通过更高水平开放创新重塑竞争优势,输出新时代园区科创“新路径”“新经验”?这对园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更好契机。

  “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调整发展方式,找到园区特色优势与全球发达国家、周边先进地区进一步融合的突破口、着力点,实现对外开放合作与科技自立自强的辩证统一。”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园区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落实,探索与上海的补位发展,发布以《苏州工业园区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若干政策》为总领的“1+8+X”科技政策体系,围绕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高水平开放协同创新以及科技人才引育、科技总部企业扎根等制定“任务书”、描实“路线图”,以更高水平开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势。

  园区坚持本土创新和离岸创新“双轮驱动”、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引进来”“走出去”,实现开放创新“从单向流动到双向互动、从碎片化向结构化”的转变,有力支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

  2007年,被称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分子生物学摇篮的冷泉港实验室在园区建立海外头部个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并于2010年正式落成启动。2018年,冷泉港亚洲学术中心再落园区,该学术中心目前已完成实体建设,将通过高端培训和国际会议,引进培育生命科学领域高端项目和人才。

  引入世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国际合作创新平台,是园区配置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重要方式。围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建成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蒙纳士科学技术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等20多个国际合作创新平台。以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为例,该院已累计孵化科技创新企业81家,其中8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企业融资总额超27亿元。

  紧跟科技创新全球化趋势,在海外创新密集区布局离岸创新中心,园区以此促进创新资源流动、开展柔性引才,构建开放创新格局。依托苏州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试点的机遇,园区已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建设了22个海外离岸创新中心,成为园区识别和培育前沿项目的“捕捉器”。

  近年,园区还大力推动国际合作孵化器建设,探索国际创新合作的“新出路”。据介绍,苏州腾飞创新园企业孵化器、西交SKEMA国际创新创业园、欧朗物联硬创空间等科技创业孵化载体与新加坡、法国、美国等相关机构和创新企业开展了孵化合作,累计孵化企业近600家,吸纳就业近万人,每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逾百场,搭建起联结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桥梁,并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技术转让等方面探索形成一系列创新经验。

  紧邻上海是苏州发展的重要区位优势,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机遇,苏州近年高水平、深层次、全方位对接上海,探索更加紧密的区域协同科创模式。

  其中,园区对接上海早、力度大,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园区发挥自身优势,与上海拓展多样化科技合作模式,融合共赢发展新篇徐徐展开:探索建立与上海等地临床试验协作机制,打造生物医药临床资源合作战略联盟;依托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推动同元软控等园区企业与中国商飞共建工业软件联合创新中心……在对沪合作中,园区把协同推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作为“先手棋”和“主抓手”,推动两地相互补位、融合共赢。

  “园区这些年一直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对接上海,聚焦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对接和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合作成果。”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李霁雯说。

  除产业协同创新和合作载体共建外,园区还不断拓展多样化沪苏科技合作新模式,推动双方在创新全链条的深度融合。

  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是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上海技术交易所联合共建的要素市场化配置平台,聚焦生物医药特色交易服务,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技术转移、金融服务支撑等开展服务,将在解决园区技术转移痛点,促进沪苏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科技要素有序流动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

  调研发现,园区与上海科技合作有序开展,目前已经具备较好基础,但在技术联合攻关、新兴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下一步,园区将以‘一区两中心’为动力引擎,聚焦‘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目标,在对沪高校院所科技合作、打造沪苏新兴产业交流平台、营造区域共享创新创业良好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接轨上海新格局。”李霁雯说。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河套”深港科创正加速!389平方公里小地点寄托大希望|高质量发展看广东

“河套”深港科创正加速!389平方公里小地点寄托大希望|高质量发展看广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刘嘉文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绮静 实习生 吴宇豪   一个占地面积仅3.89平方公里的小地点寄托着怎样的大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定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春日里又有哪些故事?   2月22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跟随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

“科创中国”院士专家走进泉州 为泉州发展“传经送宝”

“科创中国”院士专家走进泉州 为泉州发展“传经送宝”

  日前,“科创中国”院士专家泉州行活动举行,裴钢、欧阳钟灿等9位中科院院士带领院士专家一行前往我市各地深入调研,为泉州发展出谋划策。   13日,院士专家一行到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考察海峡生态科技园、三安高端半导体项目,了解园区的整体布局和建设进展,并与省科协及泉州市、南安市两级部门座谈交流。院士专家对泉州芯谷半导体产业发展前景表示看好并积极建言献策。中科院院士裴钢认...

【强产业 兴城市】鲤城:“虎”力全开 打造泉州园区标准化建设示范标杆

【强产业 兴城市】鲤城:“虎”力全开 打造泉州园区标准化建设示范标杆

  前不久,我市出台《泉州市加快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九大方面28条具体工作任务,力求全方位加快推进泉州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年伊始,鲤城区就对园区标准化建设进行了部署,全力以赴打造示范标杆。   鲤城区高新区科创中心是今年全省头部季度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从春节前半个月进场到现在,项目一直保持“虎”力全开的态...

一个老园区的秘籍:如何从文创园走向科创园

一个老园区的秘籍:如何从文创园走向科创园

  ·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曾用名,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近年来它和其它文创园一样,面临一个困境:作为创意产业聚集地未能摆脱高空置率的问题。位于上海顶级地段壁常的M50、田子坊、八号桥园区都被其租报传腿户因为业务量骤减华环立、资金回笼困难等经营状况所累及,更何况处于宝山、杨浦和虹口三区交界处的“郊区园”:上汽·国际工业设计中心。   策划且主办了100年100件:工业设计...

中新集团获8家机构调研:公司已累计直接参投了10家园区内科创企业(附调研问答)

中新集团获8家机构调研:公司已累计直接参投了10家园区内科创企业(附调研问答)

  中新集团601512)11月24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1年11月10日接受8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一、主要内容公司陪同来访投资参观了公司展厅,向投资者展示了公司成立以来,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及中新苏滁等园区的开发主体,在各区域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对公司在园区开发运营主业闭环上六大业务节点的核心优势...

临港园区企业有福了专属金融方案再升级

临港园区企业有福了专属金融方案再升级

  与临港集团的合作成果——“临港园区科创贷”专项方案升级推出3.0版。   2021年,双方结合科创企业特点推出“临港园区科创贷”专项方案,目前方案已惠及560家科创类企业,授信金额超78亿元,其中有一大批从未接触过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据介绍,3.0方案在申请线上化、准入数字化、授信定制化、服务综合化的基础上,蕞新突出三个聚焦。...

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河套”连深港助香港科创北延

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河套”连深港助香港科创北延

  透过深圳福田保税区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的落地窗,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何耀威能一眼看到深圳河对岸的香港,那里是他成长的地方。2018年,何耀威带着团队来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深圳园区,一待就是4年。一河两岸,一区两园,越来越多的港青团队来到这里。5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未来可容纳约1500名香港创新创业青年。   河套正在成为深港科技...

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20221343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20221343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建立科创园,吸引海内外青年来闽孵化独角兽的建议》(2022134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厅历来高度重视加快科创园区的建设工作,积极参与研究完善吸引海内外青年人才来闽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围绕强化顶层设计、布局建设科学城、实施科技项目(平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快推进科创园建设,不断深化闽台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