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在泉州智能化种地泉州春耕满满“科技范”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
作为产业发展强劲的民营经济大市,泉州正加紧步伐,因地制宜,聚焦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前沿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转型,开辟未来发展的新赛道。
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在这条“新”赛道上,企业如何应对,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泉州如何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新引擎作用?
即日起,闽南网推出特别策划《新质生产力在泉州》,聚焦“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报道,实地探访各行业、企业向“新”而行,并对话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解析泉州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闽南网3月28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吴圳烽 文/图/视频)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蕞热词汇。在泉州田间地头,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插秧机等各种代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械纷纷“上岗”,成为农业生产的“动力引擎”,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开来。
从水田搬进“厂房”育秧“科技范”十足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育好秧是水稻高产的关键。今年2月份,泉州南安洪濑镇顺和家庭农场投入50多万元,增添了智能化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让育秧工作从水田搬进了“工厂”,实现全程机械化。
日前,记者来到顺和家庭农场的智能育秧中心,在宽敞明亮的大棚内一台长34米、宽3.2米、高5.4米的育秧设备匀速运转,随着齿轮转动上下循环,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均匀地接收喷雾、日照,实现“雨露均沾”。
育秧设备以W形的排列结构以及自动滑轨上下循环,让秧苗盘轮番接受光照和滴灌。同时,操作手仅凭一台手机就可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要素的远程操控和全方位监测,在智能化设备“加持”下,15至20天就可以完成一个育秧周期,比传统育秧大棚减少约7天,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品质。
“这个设备占地面积120㎡,可以放置秧盘3020个,如果我们把这些秧盘放到田里,占地面积大概要一亩,这就相当于节约了大概五分之四的占地面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顺和家庭农场负责人吕锦全告诉记者,按照一亩地20盘秧苗计算,3020个秧盘可供约150亩稻田用秧。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2023-10-26
董事长称被开除员工涉嫌学历造假 被开除当
章泽天登胡润财富榜:净资产600亿 清华与浙
全球蕞大级集装箱船出海试航 蕞大载货量241
泉州:疾控提醒春天出游 这些野生植物不采摘不食用
30日起 7条途经福厦高铁泉州东站、泉州南站的公交线路再升级
万吨外轮失控险搁浅 泉州海事奋力排险情
泉州市大院大所赋能机械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洛江举行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智能化种地 泉州春耕满满“科技范”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