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二代”陈维青让守正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开发区坚持党政领导结对联系,坚持举办“红色之旅、企业家大讲堂、扬帆课堂、素质提升拓展”等主题活动,加强对创二代企业家“传帮带”工作,不断增进二代企业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进一步激发“创二代”企业家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为集中展示一批“创二代”企业家传承与发展情况,近日,泉州开发区“创二代”系列报道正式启动,本期报道泉州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泉州开发区监察组特约监察员、泉州开发区商会常务理事、太平洋公司总经理陈维青。
2019年初,泉州开发区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良海突发疾病住院治疗,危急中,出生于1989年的长子陈维青临危受命,仓促接班。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陈维青不仅实现了公司从2016年以来的首次增长,而且带领团队精心研发、创新等,树立了“创二代”企业家良好的传承风范。
陈维青参加泉州开发区党群工作部组织的‘不忘初心、一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洪亚全摄
在泉州开发区,作为“创二代”的陈维青跟很多青年企业家一样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从生产工人到采购、销售、副总直至总经理,陈维青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直到2019年1月份父亲因突发疾病住院,在没有任何正式交接的情况下,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克服重重压力担任总经理。
据了解,陈维青家族1992年在泉州晋江创办了太平洋制药与鞋材工厂,起初经营重心在鞋材上,经过一番打拼,陈维青父亲陈良海慢慢将经营重心瞄准到技术门槛较高的制药领域,亲自担任公司总经理主抓运营,开启了太平洋制药15年的稳步发展,期间公司产值达到每年2亿多,曾坐上了泉州区域制药行业的头把交椅。然而,由于医药政策与外部环境的变化,2016年太平洋制药营收下降到1.8亿,此后三年再没有增长,直到陈维青接班的当年,也就是2019年才实现了三年来的首次增长。
之前都是在父亲的“羽翼”下做事,现在公司所有的担子一下子压在自己身上,刚开始陈维青还是有点害怕。突如其来的变故,迫使陈维青要迅速完成从副总到掌舵者、从高管到决策者的角色转变,此时,陈维青明白,只有不断鼓励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才是上策。
对于自己接班后为何能取得这个好成绩,陈维青给自己总结两个原因:一是积极参加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主办的各种企业家学习提升平台,特别是二代企业家主题活动,不断提升自己文化水平和企业经营思路;二是公司重视企业管理和人才的激励,制定开展“企业工匠”、绩效考核、分级晋升等内部评选激励制度,激发一线工人到管理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陈维青清醒意识到,除了内部管理机制外,产品的持续创新更能推动公司长远的发展。对于公司目前的优势和不足,陈维青思考再三,要么接受大公司并购,要么研发技术门槛高的品种。蕞终,他选择了第二条路。陈维青解释说:首先,他看到了当地党委政府频频出台人才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其次,还在于产业本身和企业自身,相对于很多行业,医药产业市场波动较小;从成立至今,太平洋制药一直在几个优势品类上深耕细作,稳扎稳打。
泉州开发区企业家大讲堂暨年轻企业家创业辅导活动。潘双良摄
2019年,陈维青重新调整战略思路,将公司未来发展定位在“科技带动品牌”。依托在制药领域积攒的人脉关系,主动与北京、上海等知名研发机构合作,在开发区党群工作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公司成立专家工作站,与多个专家科研团队达成战略联盟,将研发目标指向“科技带动品牌”的典型品种缓控释制剂等高技术难度产品的仿制。目前,首批仿制药预计将于明年面市。
2020年,陈维青作出一个大胆决定,研发将进入国家采购体系的临床用药,这个决定对于太平洋制药无疑是颠覆性的。对此,陈维青深思熟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去年已开始着手建立太平洋制药的原材料基地……
陈维青介绍说,自己从原先不熟悉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到后来主动参加泉州开发区党群工作部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一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受益良多,使得他在后来处理政府部门关系以及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上能够游刃有余,公司也逐步完成了平稳过渡。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陈维青不仅完成了仓促接班到稳住大盘,而且推动公司出现三年来的首次增长,这是他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陈维青坦言,自己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接班,并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企业掌舵者,在企业战略发展擘画中进行游刃有余的决策,与父亲身上的品质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息息相关。他始终牢记并继承父辈拼搏、朴素、自律、勤奋的优良品质,在坚守专注主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转型。
泉州开发区营商环境进园区暨青年企业家成长计划-扬帆讲堂启动仪式。翁圣杰摄
陈维青认为对自己影响蕞大的是父亲身上的一股干劲,几十年如一日,父亲几乎都是家里和公司,两点一线,全年无休,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除了拼劲外,父亲身上还有一股闯劲。陈维青对父亲的创业史如数家珍,但他更感念的是父亲倾尽所有的力量将太平洋制药的产值从1000万元左右做到了2亿多元,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认准一个事,就义无反顾地去冲!”父亲的创业品质深深地“嵌入”了他的骨子里。
“认准一个事,就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深耕细作!”其父亲通过身体力行“教导”陈维青要立足本业,专注实业,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做药,这也是陈维青坚定一生只做药品行业的精神力量。
“正是有了国家的重视和扶持,民企的营商环境才越来越公平,我们企业的实力也不断提升”,一路走来的艰辛,陈维青感同身受,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党委政府是助力,企业是主力,企业家是关键。而年轻的“二代”企业家更应该守正创新、练好内功,才能更好的找到成功的路径。
作为企业家二代,任务不仅是接“班”,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陈维青认为自己还肩负着企业家精神传承的重任,他也正在用一步步扎实的努力与进步去创业、守业,让匠心成为终生的信仰,让守正创新引领企业未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基业长青,延续梦想。(王雪玲 陈丽琼)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