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泉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长寿之乡泉港:峰尾半岛半城渔火半城书香

admin9个月前 (09-27)泉州产业信息45

  原标题:长寿之乡泉港:峰尾半岛,半城渔火半城书香

  ▲诚峰村大半部分村民向海而生。东南网记者林婕摄

  冬季的海风呼啸,蒙蒙细雨中,多艘渔船陆续靠岸,岸边的渔市上人声鼎沸,诚峰村的清晨,从这里开始。

  这个位于泉港区峰尾镇中心的传统渔村因海而生,也向海而生。在流淌的岁月中,包容的海洋文化与深厚的书香历史,交织成了独一无二的半岛文化,滋养了村落所在的峰尾半岛,哺育了一代代峰尾人。

  峰尾古城入口处的人造景观。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峰尾半岛地处湄洲湾南畔,三面临海一面环山,拥有长达13公里的海岸线,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海为田,耕海牧渔。诚峰村兼具城镇的繁华与乡村的淳朴,书香文化与海洋文明并蓄。村中的峰尾古城因海防而建,至今仍可在城内看到残留的古城墙。建城六百余年来,城外沧海桑田,城内岁月静好。

  漫步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时光变得悠长,浸染了风霜的古宅与开得正艳的红花相映成画,美得动人心魄;数百年的古井依然清澈见底,井水清冽甘甜;闽南红砖厝、南洋番仔楼与当地特色的石头房错落有致,各自绽放着魅力;古街两侧的书院、医馆、商铺带着浓浓的年代感,没有街区的喧嚣,更多的是古老的诗意。

  “吃了吗?”“回来了呀!”……城中还居住着不少本地村民,在一声声家长里短中,古城变得亲切了起来。村中大部分村民都姓刘,随着繁衍分支,祖庙宗祠已多达30几间,宗族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此外,还有留存数百年的东岳庙、姑妈庙、永全社等多座宫庙,承载着村民代代相传的民间信仰,如今仍然香火旺盛。

  供奉“正顺尊王”的东岳庙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代。正顺尊王又称“本官爷”,他洁已奉公、体察民情,受到民众敬仰。东岳庙的大殿上悬挂着“天理良心”“此地难瞒”等牌匾,彰显人们追求社会公平公正和褒扬廉文化精神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庙中至今仍保留着数百年前的雄雌龙石柱和戏台。龙柱上雕刻有五子登科、鲤鱼跃龙门等故事,精美绝伦,寓意丰富。戏台面对着宫庙的大厅,传承了民间“请神看戏”的传统,处处展现闽南文化特色。

  ▲刘培琪进士第内,“进士第”的牌匾熠熠生辉。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民间的信仰多来源于当时为民请命的名人、英雄。其中,反清女首领邱二娘就是一名受到村民爱戴的巾帼英雄。无论是正直的“本官爷”,还是正义的邱二娘,这些民间信仰都赋予了村民向上的力量。古城如同一块未经雕饰的璞玉,没有太多商业气息,“见人见物见生活”。当地著名的刘培琪进士第是一座典型的清代闽南古厝,至今仍有后人居住。历经年岁侵蚀,古宅稍显破旧,但庭院被主人打理得井井有条,花草点缀,整洁清新,屋内,写着“进士第”的牌匾熠熠生辉。

  进士第庭院一角。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解元府、廻澜书院……在峰尾半岛上,这样的“门第”还有许多,峰尾先贤刘镜就是朱熹的得意门生之一。除了追随朱熹在八闽各地劝学采风,筹建书院外,刘镜还经常在家乡各祠堂、家塾中点燃烛光,倾尽心力传教“朱子读法”。缘于此,峰尾半岛儒风兴盛,众多后代子孙崇尚经学及儒术。如相邻的诚平村中,著名诗人卢琦就就是元代泉州府唯一中进士又步入仕途的人。诚平村还是蔡襄母亲的故乡,深厚的文化积淀让峰尾历代人才辈出,书香浸润了整个半岛。

  廻澜书院旧址。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观海楼”因初建之时洋楼正面看海而得名。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胸怀大海的格局让半岛人看得更高,也走得更远。许多村民远渡重洋到外面的世界拼搏,让峰尾半岛成为有名的侨乡。位于古城入口处的两层番仔楼,就是村里的乡贤从新加坡寄钱回乡所建,初建之时,洋楼正面看海,因此名为“观海楼”。房屋主体为花岗岩结构,部分墙面使用胭脂砖与绿色琉璃砖,色彩艳丽。屋檐处,抬眼可见几只惟妙惟肖的琉璃狮,雨天时,雨水从狮子口中流下,精美逗趣,是当时闽南一带常见的中西合璧建筑。

  古城中搀扶行走的老夫妻。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如果说,古城是历史的象征和见证,那么文化则是古城内在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峰尾古城是泉港历史上唯一的一座古城,为守护古城文脉,传承初心,泉港专门成立区级峰尾镇诚峰村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邀请上海、福州等团队共同编制高水平规划,对峰尾古城实行“修旧如旧”、突出“活态传承”,并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核心,与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党建共建,为古城保护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数百年的前厝古井依然清澈见底。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地处泉港人口头部大村的诚峰村,这座占地11公顷的古城与国家一级渔港紧紧相邻,古城保护和渔港经济区两个规划空间相互交织,两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功能配套用地和发展空间,然而周边仅有100多亩填海的可利用土地,远不能满足二者的需求,成为发展一大瓶颈,拓展新村,势在必行。

  围绕古城保护重点工作,镇村集中力量,于2020至2021年在摸底建档、完善保护规划、修缮传统建筑、综合整治、数字管理、规范新村建设等六大方面生成了20多个项目、计划投资4000多万元,让古城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根据规划,在科学的保护与开发下,古城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同时,不断发掘的文化精髓与更加清新的环境将让古城焕发新的生命,让保护“城”的价值与满足“人”的需求相统一。

  渔港渔业是以海为生的古城先民迁徙繁衍至此赖以生存的基础。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作为闽南四大渔业重镇之一,渔港渔业是以海为生的古城先民迁徙繁衍至此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峰尾半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之根本。

  在诚峰村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万多名村民,其中,一半以上为渔民,目前拥有45艘渔船和150多艘小型船舶。除了外海捕捞,渔民还在内海养殖着海蛎、紫菜、海带等海产品。在码头的渔市上,渔民们的摊位前摆满了各种新鲜的鱼虾蟹,这是半岛居民餐桌上必备的佳肴。渔市在一声声吆喝声与讨价还价声中启幕,在洗洗刷刷中收摊,这份独属于滨海渔村的“烟火气”,正是许多讨海人记忆中的“海味”原乡。

  四季的海风从这里吹过,数百年的岁月匆匆流淌,勤劳的渔民们用一条条牢固的线编织出一张张坚不可摧的渔网和一个个关于远航的梦想。

  诚峰村内的姑妈庙香火旺盛。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我们这里的渔民普遍信仰姑妈娘娘,出海前都会到庙里祈求一帆风顺。”刘雪兰说,对于渔民而言,和妈祖信仰相似的姑妈娘娘是这片土地、这片海洋的守护神。姑妈娘娘是生于明代的刘益娘,因她生前一直致力于观察天时气象,点火为号为渔民引航,消灾御难,短短一生,乐于助人,深得村民爱戴。

  随着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渔民们已能准确获取天气信息,但却面临着传统渔业的发展瓶颈。立足经济和民生之根本,诚峰村将“建设渔港经济区”作为规划布局的基础和重点,投入6000万元资金全力推动国家一级渔港建设,同时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以港兴城”的发展格局。

  目前,峰尾镇已完成12个码头泊位、防波堤、拦沙堤及相应配套设施建设,诚平二级渔港项目和峰尾临时渔货市场也已启动建设。渔港项目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海洋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等于一体,建成投产后,将带动渔港、城镇、产业的联动发展,创新文、产、旅结合路径,有效推动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和古城保护发展,对泉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海洋文化产业也是海洋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为不断丰富海港文化的内涵,峰尾镇通过引导古船模制作技艺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传承人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和电商推广非遗项目及文创品,以产业的兴起促进福船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如今,峰尾结合文化节和各类活动以及本地特色海产品,已开发了旅游伴手礼激光内雕木帆船模、峰尾手信·海鲜干货系列、益娘文创系列礼品,并进入泉州市第六批伴手礼备选名录预备名录。

  海螺做成的风铃装饰颇具特色。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围绕“体验型渔港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峰尾渔港经济区的产业布局正加快推进,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个集渔港作业、休闲渔业、古城旅游、滨海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体验型渔港经济区正逐渐形成。

  这幅将产业发展、古城保护与居民生活相融合的规划蓝图,如同一座灯塔,为诚峰村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必将让这艘“福船”驶向属于它的幸福港湾。

  文章来源丨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学习强国、福天福地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峰尾镇招商网招商网络-峰尾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峰尾镇招商网招商网络-峰尾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峰尾镇,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地处泉港区东南部,与福炼石化基地毗邻,东、南面临湄洲湾,西与山腰街道相连,北与后龙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4.4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峰尾镇户籍人口为57898人。 宋代时期,属城山乡。1999年8月,从后龙镇析出,成立峰尾镇,属泉港区。截至2020年6月,峰尾镇辖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诚峰村588号。 2019年,峰尾镇有工业企业25个,...

征迁来了!快看这些地将被征用!惠安今年首场土拍来了

征迁来了!快看这些地将被征用!惠安今年首场土拍来了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何以暴富,唯有拆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惠安县2019年度第十九批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   《惠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惠安县2019年度第十九批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请示》(惠政文〔2019〕96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惠安县境内农用地2.4045公顷(其中耕地2.0981公顷)...

未售土地面积超77万㎡!泉州六区存量住宅公开!

未售土地面积超77万㎡!泉州六区存量住宅公开!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未售土地面积超77万㎡!泉州六区存量住宅公开!   近日,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泉州市本级2023年第二季度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公开》。   六区(丰泽、鲤城、洛江、台商、开发区、泉港)含多个在售新房、待推新房、待建地...

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人民政府

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人民政府

  关于为【峰尾镇镇级河道整治项目】 选取中介服务机构的中选结果...   泉港区2021-15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泉港区峰尾镇人民政府峰尾镇镇区道路保洁市场化运作服务采购项目...   峰尾镇镇区道路保洁市场化运作服务采购项目   泉港区峰尾镇人民政府(2022)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项目执行情况公告...

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村建办主任王凤清:白天推项目晚上学业务

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村建办主任王凤清:白天推项目晚上学业务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19日讯(本网记者 肖咸强 尤惠艺 郑伟伟 郭云山)   17日18时50分,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村建办主任王凤清来到镇政府会议室,找了个靠近讲台的位置坐下,打开笔记本,摆好了笔。19时,这里将进行微型授课比赛。   “白天都在跑项目,抓进度。利用晚上时间,多学点业务知识。”王凤清说。作为峰尾镇郭厝村工作片挂钩副片长,这些天,他...

泉州泉港:机械化助力农业增效

泉州泉港:机械化助力农业增效

  眼下正是秋收秋种的时节。在泉港区峰尾镇峥嵘村皖杨农业胡萝卜基地,种植户正抢抓农时,加紧农作物的播种。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100多亩的胡萝种植全程采用机械化操作,在减轻农户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在皖杨农业胡萝卜基地,成片的土地上,起垄机拉出一道道平直的田垄,随着播种机械驶过,胡萝卜种子便被均匀地埋进了土壤里。据种植户杨...

泉港区峰尾片区渔港配套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公示

泉港区峰尾片区渔港配套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公示

  《泉港区峰尾片区渔港配套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经过广泛论调查、专家论证和深化,现已形成规划总体方案。为增加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现依法对该规划进行公示,征求广大公众意见。   (一)规划编制范围。本次控规调整位于峰尾片区的渔港配套单元范围内,涉及F-01、F-04、H-...

泉港峰尾镇公益事业促进会第五届奖教奖学颁奖大会召开

泉港峰尾镇公益事业促进会第五届奖教奖学颁奖大会召开

  【闽南文化在校园 传承歌仔戏文化 浸润幼儿心灵 】   万人研学计划 泉州市红领巾小主播走进晋江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拓展区   党旗下我成长丨党龄“逢五”“逢十”党员微视频之张少波   党旗下我成长丨党龄“逢五”“逢十”党员微视频之肖冰冰   泉港峰尾镇公益事业促进会第五届奖教奖学颁奖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