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创新破解围填海难题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注分享行业内的新鲜事,欢迎关注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面临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泉州市通过“清单管理+分类处置”模式,率先在全国探索解决方案,成功盘活大量低效用地,实现经济与海洋生态的协调发展。该模式不仅解决了土地紧张的问题,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成为全国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泉州,这座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近年来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向海洋要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一些围填海项目由于手续不完整而闲置,带来了不少生态和土地利用问题。面对这些挑战,泉州市积极利用试点政策,通过“清单管理+分类处置”模式,成功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泉州市在全国率先探索的这一模式,不仅有效盘活了荒废地块,还为多个产业项目的用海提供了保障,极大地缓解了土地紧张的局面。自试点工作以来,泉州市已成功处置了多个围填海遗留问题,吸引了半导体、纺织等多个项目落地,预计可带动超过百亿元的投资,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泉州在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上采取的“清单管理+分类处置”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创新性的制度探索。在过去,围填海项目一直面临审批繁琐和落实缓慢的难题。泉州市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加强政策衔接,成功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发展的机遇。其间,不仅为泉州提供了发展空间,更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这一模式的成功,不仅在于政策的创新,更在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生态的合理保护。泉州的做法显示了城市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和执行,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局面。从长远来看,这种探索将对中国沿海城市处理类似问题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生态的可持续性,以确保经济的长久发展。
0$泉州创新破解围填海难题,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pages/news/detail/detail?city=qz&channelId=03&newsId=51688352&zxtype=fcq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