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国为阻中国芯片发展全球通缉晋华陈正坤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0年,美国为阻中国芯片发展,全球通缉晋华陈正坤
陈正坤,中等身材,戴着一副普通的金边眼镜,齐整的头发,不时会露出拘谨而腼腆的笑容。
不过,这还是挡不住他眼神中流露出的专注与睿智——典型的理工男形象,专业、严谨,同时还富有创新精神。
其实,陈正坤先生可是有大才的人。
他不平凡的履历,见证了中国芯片行业从发展到崛起的过程。
“中国芯”令人翘首期待,陈正坤堪称芯片领域顶级专家
芯片是一种半导体原件产品,也是集成电路的载体,它个头虽小,但作用却很大,在通信、军事、航天等行业里被广泛运用。
各种电容、电阻、晶体管、电感等元件“云集”在几十平方毫米到几百平方毫米的面积内,让芯片成为整个电子设备真正意义上的控制中枢,同时也让芯片拥有了“现代工业粮食”的美称。
由于芯片的应用如此广泛,因此它被认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战略性和基础性的地位。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芯片制造却是非常尖端而稀有的技术,需要高昂的研发与制造费用、复杂苛刻的设施要求与研发环境,当然还要有真正掌握研发技术的高端人才。
由于这些要素很难同时具备,全球只有极少数企业掌握着芯片制造的技术。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在当今各国趋之若鹜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方面有所发展,那么你就不得不去购买这极少数企业提供的芯片产品。
这些企业对于全球芯片行业的控制力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我国的芯片严重依赖于进口,无数从业人员非常期盼“中国芯”的问世
——如果中国拥有自主研发芯片的能力,无疑将对我国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芯片如此至关重要,因此芯片专业人才也往往炙手可热。
陈正坤便是我国在芯片制造领域蕞具权威性的专家和尖端人才之一。
他在芯片领域浸淫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顶级芯片专家。
福建晋华与联华电子“强强联手”,DRAM生产能力迅速提升
陈正坤与芯片行业的缘分始于1982年。
当时,年轻的陈正坤加入了我国首次成立的芯片发展领导小组,从此便致力于中国芯片的自主发展事业。
2013年,陈正坤正在台湾瑞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恰逢公司经历了一次大的洗牌
——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收购日本尔必达公司,而瑞晶电子则是尔必达的子公司。
对于陈正坤,美光让其担任美光记忆体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
这实际上是美光在台湾的一家分公司,主要负责芯片制造。
尽管美光对陈正坤许以高薪待遇,不过,此时的陈正坤却萌生了另觅东家的念头。
2015年,陈正坤决定辞去在美光的职位,转投异军突起的台湾联华电子。
联华电子成立于1980年,是台湾的头部家半导体企业,特别是在2015年前后,联华电子取得了蓬勃发展:
联华电子的专利体系不断扩大,制程技术也愈发完善,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令人瞩目的一支生力军。
加入联华电子后,陈正坤开始全身心投入于DRAM技术的研发。
DRAM蕞广泛的应用,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个人计算机的内存。
不过,在全球范围内,DRAM的核心技术大多被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企业掌控。
在这方面,我国更是大量依赖于进口,据统计,我国对于DRAM的进口量约占总芯片进口量的比重高达20%,
为了振兴国产芯片,2016年,我国成立了三家进行存储芯片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它们分别是福建泉州的福建晋华、湖北武汉的长江存储、安徽合肥的长鑫存储。
其中,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投资达到370亿元,是纳入我国“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的大型存储芯片生产研发企业。
成立之初,晋华电子便选择在市场需求广阔的DRAM研发方面重拳发力,着力对DRAM存储芯片进行技术攻关。
陈正坤加入联华电子后,很快与福建晋华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为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真正建立完善的芯片控制系统,福建晋华与联华电子在DRAM制造等一系列技术方面达成合作:
陈正坤担任福建晋华的总经理,晋华主要提供研发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成果和专利由两家公司共同拥有,晋华则负责DRAM的实际生产。
人才、资金、设备、经验、专利、生产规模......福建晋华与联华电子的这次合作堪称存储芯片领域的一次“强强联手”。
一下子聚集了芯片生产研发的各种要素,担任晋华总经理的陈正坤也得到了施展抱负、大显身手的空间。
技术与设备被认为是DRAM生产的两大命脉,陈正坤围绕着这两大命脉,为晋华在设备采购、研发统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晋华也在DRAM研发方面投入了高达上百亿元的研发经费,设立了生产工厂。
其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在DRAM生产领域一下子达到了行业顶级水准。
故技重施,美光对福建晋华与联华电子提起诉讼
不过,这次合作显然让美光感到严重的威胁。
中国自主芯片研发和制造技术的进步,意味着对于国外进口的依赖会逐步减弱。
而此前美光恰恰是中国DRAM市场蕞大的供应商之一
——2017年,美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104亿美元,占全球总销售额的接近一半。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向来会对在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方面形成威胁的公司毫不手软。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公司异军突起,一度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三还多。
面对日本对于自身经济地位的巨大挑战,美国公司开始采用经济制裁、法律起诉等各种手段抵制日本公司,一举将日本半导体公司从全球蕞高的位置上拉了下来。
40年后,当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开始展现出真正的竞争力,美光公司会如何行动?
2017年12月,美光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联华电子利用两名从美光离职的员工窃取美光的专利技术,陈正坤是受到指控的人员之一。
针对美光的指控,2018年初,联华电子与福建晋华先后展开行动:
联华电子对美光半导体(西安)、美光半导体销售(上海)、厦门市思明区信通源电脑经营部、厦门安泰胜电子科技等公司提起诉讼。
随后,福建晋华也对美光提起诉讼,控告美光固态硬盘和笔记本内存条涉嫌侵犯晋华专利权。
是年7月份,福州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要求美光立即停止制造、销售和进口侵权商品,下架相关广告宣传和购买链接。
对于福州法院的判决,联华也表示支持。
其实,早在陈正坤跳槽到联华电子的时候,双方便签订过一系列专利保护协议。
因此,美光方面对于陈正坤的指控纯属无中生有。
2018年10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福建晋华在DRAM方面的生产力威胁到了美国军事系统基本供应商的经济生存能力,被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名单。
这一事件,不禁令人想起昔日的华为和中兴事件,连罪名也非常相似。
公道自在人心,中国自主创新之路继续昂首向前
2018年11月,美国加州的法院再次起诉联华电子和晋华公司,理由是陈正坤等人窃取美光的技术。
美国方面通过一系列经济和法律手段,试图阻止福建晋华在DRAM领域的迅速发展。
但是,如果我们去分析福建晋华的成功原因,不难看出,晋华的崛起完全归功于他们对于人才的重视、对于研发资金的大力投入,以及我国自主科研攻关能力的不断提升。
陈正坤先生早已与美光签署过专利保护协议,更不存在专利侵权问题。
事实上,福建晋华一直致力于打造拥有自主技术的内存芯片。
晋华在DRNA芯片研发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步,是相关研发人员昼夜不停、艰苦努力的结果。
很快,我国在“中国芯”的自主研发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长江存储和合肥长信分别生产出了8GbDDR4内存芯片和19nmDDR4内存芯片。
随着我国对于芯片投资额的增加,除了福建晋华、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之外,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加入到了芯片研发的行列中来,拥有的专利数量不断攀升。
目前,我国在DRM存储芯片方面已经拥有了自主研发的能力。
不过,美国方面并没有停止继续“进攻”福建晋华的进程。
2020年,美国旧金山联邦法院公布了一份通缉名单,陈正坤的名字在列。
理由是认为“陈正坤从美光盗窃机密”。
2021年1月,晋华宣告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5nm内存芯片,并开始进行小批量生产,这是福建晋光在芯片研发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在美光与联华电子方面,双方之间进行了艰苦而旷日持久的谈判。
几经周折后,2021年11月,美光与联华电子终于达成和解,双方同意撤回各自的诉讼请求。
而联华方面只需要支付一笔和解金,这同样说明,联华窃取商业机密的罪行并不成立。
不过,此案也不可避免地对于福建晋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按照福建晋华官网的消息,晋华已将其仓库出租,作为昔日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之一,福建晋华已经落后于长江存储与长鑫存储。
无论是在芯片研发还是其他技术创新领域,科技进步永远在路上。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在榜单中的排名已经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1年的第12位。
这说明我国在科技发展、自主创新已经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自主创新能力也已显著提升。
路漫漫而修远兮,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在技术合作引进、研发和生产制造、成果应用、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等方面继续加强开拓创新。
进一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养更多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能够承担未来使命的创新型人才,真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芯事:一本书读懂芯片产业发展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芯想事成中国芯片产业的博弈与突围—人民邮电出版社
3.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