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计划三年投资300亿元石狮石湖锦尚作业区有望焕发“第二春”
未来3年,泉州将重点提升泉州港口吞吐、集疏运、物流集聚、服务、揽货、大通关等6大能力,预计总投资资金300亿元,助推泉州港口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其中,200亿元用于港口配套设施建设,77.97亿元扶持港口泊位建设,23.07亿元将用来航道建设。这是记者从泉州市日前出台的《泉州港口发展行动计划》中获悉的。
据了解,至2018年,泉州将建成湄洲湾30万吨级航道三期工程、泉州湾1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围头湾石井5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等公共航道、锚地,基本建成湄洲湾南岸、泉州湾工作船基地各1个,力争新增生产性泊位20个、新增通过能力3165万吨。届时,泉州港口码头泊位通过能力可达到14334.5万。
国际转运和外贸集装箱是未来泉州发展的重点业务。根据《行动计划》,泉州将积极建设国际转运中心,探索由境外港口启运,经石狮石湖、晋江围头作业区换装国际航线,继续运往第三国或地区指运口岸的运输方式,到2018年,力争“水-水”中转货物量超500万吨;同时,将加密和新辟集装箱航线年外贸集装箱航线%以上,基本覆盖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争取开通至中东、东南亚等重要港口近洋航线,内贸航线覆盖国内大部分港口。
此外,泉州还将优化港口码头功能定位,石狮石湖、锦尚作业区的吞吐量受益蕞大。具体为:石狮石湖作业区集中发展集装箱运输,石狮锦尚作业区集中发展件杂、干散货运输,泉州后渚老港区将加快推进整体搬迁和功能调整,石井作业区建设成石材及对台贸易专业化港区。计划到2018年前,后渚作业区货运功能逐步转移至秀涂、锦尚作业区,梅林、崇武作业区部分功能转移至锦尚作业区,逐步推进水头、东石、安平、菊江作业区(点)货运功能全部集中到石井作业区。
除了港口硬件能力的提升,《行动计划》对港口软件服务水平也提出了具体目标。未来三年,泉州将打造便捷的港口通关环境,推动开展“单一窗口”、“一站式”等新型通关模式,加强关检协作,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对接省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同时,落实“互联网+”政策,2018年前基本建成港口物流信息平台。(记者 王国文)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