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央媒省媒多角度聚焦报道惠安
一季度,央级、省级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惠安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企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宣传展示惠安以争的意识、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大拼经济、大抓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600余篇次。
1月30日,新华社刊发全国通稿《民营经济大市福建泉州开年生产见闻》,关注惠安等地民企纷纷开足马力,信心十足冲刺“开门红”。
民营经济大市福建泉州开年生产见闻
企业家手机响个不停,外贸询盘邮件塞满邮箱,生产线产能“拉满”……新年伊始,记者在民营经济大市福建泉州市采访了解到,这里的民企纷纷开足马力,信心十足冲刺“开门红”。
1月29日,位于晋江的盼盼食品生产基地综合面包生产车间里,工人将面粉、酵母等原料倒入和面机,智能化生产设备不停运转,一个个小面包新鲜出炉。生产车间外,叉车忙碌穿梭在厂区里,经过工人分拣、包装的产品被成箱运往各地。当天蕞后一辆满载着产品的货车,夜里11点才出发。“春节购销两旺,团购订单不断增加,去年12月至今的销售数据同比增长超过30%。”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说。
走进位于泉州惠安的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近800名工人在流水线上专注操作,手提纸袋、食品用纸盒、纸杯等纸制品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公司常务副总裁王仙房说,公司是餐饮企业食品包装供应商,也为运动品牌生产纸制购物袋。得益于近期越来越活跃的购物和餐饮市场,公司订单需求量增加,春节期间基本不停工,抓紧赶制产品。预计全年订单量能增长20%以上,订单需求量已经排到了半年后。
晋江陆地港是民营企业运营的国际陆港平台,为外向型企业搭建通关服务平台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在晋江陆地港的国际陆港口岸闸口,货车正排队等待通行。“我们大年初三就开始进出仓作业,比往年早了近一周时间。”福建陆地港集团执行董事李圆圆说,2023年前20天,陆地港原材料供应链服务3.5万平方米仓库满仓运作,进出港原材料的业务量超4万吨,日均出口柜数超500自然箱。
1月30日,技术员在福建晶安光电有限公司的图形化衬底生产部操作检测机。(受访者供图)
扩投资、增产能被不少企业提上“议程”。位于安溪的福建晶安光电有限公司在春节期间不停产,节后头部个工作日,返岗复工率就超过95%。公司总经理陈铭欣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在产能大约八成,按照生产计划,一个多月后就接近满产,产能约90万片晶圆片。”公司计划今明两年持续导入自动化设备,到2024年扩产40%。
“民营企业家有信心大展宏图,底气来自党委政府对民企的关心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蔡金钗说,正月初六,泉州市举行了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为民企送上“线日福建又召开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家心声。
1月27日举行的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发布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1+1+N”政策礼包,围绕“强引擎、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造环境”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措施。
3月14日,新华社刊发全国通稿《福建:春耕正当时尽显“科技范”》,报道惠安等地紧抓农时、不负春光,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模式,为农业注入“智慧基因”,助力春耕备耕跑出“加速度”,绘就生机盎然“春耕图”。
福建:春耕正当时 尽显“科技范”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
“数字稻田”“无人农机”等场景相继出现
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春耕图
在福建惠安的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水肥一体化系统”为蔬菜作物定时补水
营养液的流量也可精准控制实现精确培育
这是3月14日拍摄的位于福建惠安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立体种植架。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立体种植能使蔬菜的生长周期快一个星期左右
一台无人驾驶轮式拖拉机正进行耕地作业
这辆大型拖拉机安装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
拖拉机按照设定的路线匀速耕整土地
3月14日,在福建惠安一片田地上,无人驾驶拖拉机在进行耕地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惠安县金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钟辉说
2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栏目《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头部时间》《正点财经》聚焦惠安县节后返岗招工热潮,多渠道、全方位织牢就业服务网,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助力复工复产“加速跑”。
《朝闻天下》:人勤春来早丨新政策+招聘会 节后多地招聘火热进行
《新闻直播间》:福建 人勤春来早 节后招聘忙 推出返岗招工政策 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头部时间》:福建 推出返岗招工大礼包 助力复工复产“加速跑”
《正点财经》:福建 推出返岗招工大礼包 助力复工复产“加速跑”
3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文章《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春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关注惠安等地运用高科技助力春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春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记者在福建多地的田间地头采访看到,随着一批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运用,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在田野上升腾。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田间劳作向来是苦活累活。山地农业如何告别肩挑手提?修“铁路”为农户们提供了新选项。随着发动机轰鸣声响起,一辆装载有400斤肥料的“山地小火车”沿着轨道缓缓地爬上陡坡,驶进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大坪村的山头。长约2000米的轨道蜿蜒盘旋直通山顶。
“如果去年这时候你给我打电话,一定占线打不通,因为我正忙着到处找工人运肥。”大坪村永春家家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戴杰强说,自己承包的700多亩芦柑树密集生长在海拔四五百米的山地上,“路隘林深苔滑”,摩托车难以抵达,得完全依赖脚力。
春天运肥上山,秋天采果下山,大量的劳力需求让戴杰强犯了难。去年,当地农业部门给他推荐了轨道运输机。“‘小火车’随走随停,能把肥料分卸到山地的各个角落,运输效率大大提升,农忙时也可大幅节约人工成本。”戴杰强说。
农业科技的运用打开了种田人的新空间。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和农场的上百亩田地里,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拖拉机依照设定好的轨迹徐徐前行,驶过之处,田垄平直、间距均匀。
“以前人工驾驶时,得不时回头看有没有走直,一不留神就偏了,还要掉头回来返工。”泉州市惠安县金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钟辉说。如今,有了无人驾驶拖拉机,农户们彻底“解放”了双手,“下田种地”升级为“袖手管地”,劳动强度显著降低。
陈钟辉说,合作社在晋江、莆田等地跨区代耕,服务面积5000多亩,仅一台无人拖拉机每年就服务约1500亩,可创造利润7万至8万元。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农户们正在告别“弯腰”之累。“曾经连续几个小时弯着腰、低着头往田里撒种子。播撒速度还有讲究,慢慢撒才能保证种子间距均匀、深浅正好。播好种还要撒土覆盖,时间久了,腰就像断了似的,干完活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回忆过往,福建省南安市顺和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吕锦全满脸苦涩。
有了全自动育秧流水线,吕锦全成了“甩手掌柜”。记者看到,在全自动育秧流水线上,铺土、喷水、播种、覆土等步骤一气呵成,省时省力。流水线亩地的用秧量。
近年来,针对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形条件,福建加大农机示范推广力度,持续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截至目前,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2022年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约2.76亿元,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农户达6.86万户。预计今年投入春耕备耕的设备约110万台套,作业面积210万亩。
龙岩市长汀县的种粮大户傅木清种粮20多年,现拥有播种机、插秧机、旋耕机等各类农机320台。“机器种粮标准化生产,品质稳定、持续性好,粮食订单价格能达到每吨3700元,比人工种植的价格高出两成。”傅木清算了一笔账,加上产量提升和人力成本下降,机耕整体效益提高了约三成。许多小规模种粮户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将土地托管给他,现在傅木清每年为4万多亩土地提供社会化耕作服务。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开着小车去种田”,傅木清感慨道,以前种田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把年轻人都“吓”跑了。现在政策好加上科技助力,种田有盼头、有甜头,自己“90后”的儿子大学毕业以后也成了一名“新农人”。
1月1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文章《玉兔呈祥!福建惠安涌现福兔文创精品》,报道惠安涌现福兔文创精品,催热兔年生肖文创市场,营造浓厚喜迎新春氛围。
玉兔呈祥!福建惠安涌现福兔文创精品
兔年新春,近在眼前。“世界石雕之都”惠安县涌现出许多福兔文创精品。创作者们或巧夺天工,或构思细腻,或与时俱进,将生肖文化与“福”文化完美融合,开发出丰富多彩的福兔文创作品,催热兔年生肖文创市场,也营造了浓浓的喜迎新春氛围。
作品《玉兔拜月》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经民之手,身穿官袍的玉兔呈跪拜之势,仰望天空明月望向,胸前的福字若隐若现,大有为民祈福之意。“《玉兔拜月》采用汉白玉材质,其本身的白色代表一种纯洁无瑕的品质;胸前刻有一个若隐若现的福字,表示对于福气的渴望;同时,它呈跪拜姿势,底下是团蒲,表达了祈求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惠安县新海峡石业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卿介绍。
“鼓在传统文化里,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每次过年过节或者重大节日,都要敲锣打鼓庆祝,传播一种比较吉祥的声音,是一个美好的寓意。所以我们在春节这种重大节日时,把生肖和它结合起来。”鼎立雕刻艺术设计部主管陈玉坤介绍道,作品《玉兔祥梦》以不稳定的构图设计,使玉兔轻轻地斜卧着,仿若漂浮于鼓上,酣睡的表情,恬静的神态,伴着它进入轻盈的祥瑞之梦。而“鼓”这个元素,在鼎立艺术馆的十二生肖展中,皆作为创作主元素出现。
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惠安影雕也推出了相应的兔年礼盒,一幅《梧桐双兔图》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蒋清兰的雕刻下,栩栩如生。“这幅《梧桐双兔图》,是清代宫廷名画,宫廷画家冷枚所作,寓意兔年大吉,希望大家开开心心,团团圆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蒋清兰表示。
除此之外,惠安石雕大师们还创作了《平步青云》《瑞兔纳福》《遇兔迎福》《福寿康宁》《纳福》《前“兔”无量》等各具特色的优秀石雕作品,喜迎兔年新春到来。
3月1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文章《福建惠安:厚植人才沃土 用心筑巢引凤》,关注惠安厚植人才沃土、用心筑巢引凤,招才引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福建惠安:厚植人才沃土 用心筑巢引凤
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头部资源,近年来,惠安县在人才引育上下真功、使真劲、出真招、用真情,求贤若渴、尊贤重才已在惠安这片创业热土上蔚然成风。
为了更好地培养、吸引和凝聚高层次人才,惠安县在省市首创“博士菁英汇”,自2021年11月首届“博士菁英汇”活动启航以来,先后促成何奔等7名医学博士在惠建立“名医工作室”、黄毅斌等8名农业博士在惠落地项目,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博士人才带上项目集聚惠安、共谋发展。
“名医工作室对我们医院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为我们在重症病例的抢救方面带来了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给医院的年轻人近距离学习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给惠安的老百姓带来了福利,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大三甲大专家的诊疗服务。”泉州德诚医院党支部书记、泉州市第三层次人才潘兴南欣喜地说道。
为了提供更好的共享交流平台,惠安县还建立县“博士菁英汇”交流群,目前已吸引300多名博士人才加入,通过线上互动,积极引导博士人才以柔性方式助力惠安产业升级。对于留惠人才的住房补助、子女教育和项目落地等问题,该县派出人才服务专员“一对一”进行答疑解惑、跟踪服务,将优惠政策实实在在落实到创业者、就业者身上。
“我们今年招到了19名硕士、3名博士。在此期间,惠安出台的各类人才政策,让他们觉得在惠安有一个坚实的保障,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让人才对于惠安发展、个人发展的信心更足。”良好的引才招智环境,让中化泉州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研发工程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吕晓莹由衷感到振奋。
此外,惠安县还聚力打造集人才之家、人才市场、人才会客厅、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等功能为一体的泉州市(惠安)人才创享中心,建设集人才创新创业、休闲娱乐、商务洽谈、高端社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后窑青年创业街区,为留惠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阵地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在惠人才的精神文化生活,刚柔并济,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集聚惠安,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用为本,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打响‘博士精英汇’‘鸿鹄归来’等聚才品牌,做优泉州市(惠安)人才创享中心、后窑青年创业街区等平台载体,吸引集聚一批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甚至大院大所,进一步打通人口、人力、人才资源转化通道。”惠安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股股长周勇表示。
1月28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争优争先争效 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关注惠安等地积极谋划新年工作,争优争先争效,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争优争先争效 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春节假期还未结束,我省各地就积极行动起来,以争优、争先、争效的高度自觉,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谋划推动新年各项工作登上新台阶,力争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1月27日,2023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举行,1000多位企业家、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泉州市、县两级领导干部一起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会上,泉州发布了支持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开放、绿色发展的“1+1+N”政策体系。头部个“1”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的新起点上,为民营企业特别是泉州民营企业量身定制的《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第二个“1”是泉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福建省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工作方案》,逐条细化拓展,“真金白银”加码。“N”是围绕“强引擎、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造环境”,实施“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出台N项扶持政策措施,逐步形成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会上,泉州40个民营企业重大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总投资1782亿元。此次集中签约的40个重大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海洋经济、文旅经济等领域。其中,投资额超百亿元的项目6个,分别是绿色纺织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泉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福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鲤城区城市更新基金项目、洛阳桥海丝古街区文化旅游项目、天道新能源货车生产基地项目。
当天,泉州市还授牌成立了泉州民营经济研究院,聘任72名“泉州市招商引才顾问”,公布表彰了82家泉州市2022年度民营经济纳税大户。
26日,惠安县举行2023年惠安县招商项目签约活动,12个重大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152.56亿元。这些签约项目既有石化产业链提升项目,又有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等多种业态,将在经济发展多领域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惠安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助力项目落地和推进,现场还举行融资授信仪式,建设银行惠安支行、中国银行惠安支行等驻惠银行机构分别向泉惠660MW热电联产及10万吨/年高端电极前驱体(针状焦)项目、霞西商业综合体二期项目等6个招商项目授信,总授信金额超过65亿元。
26日,福州市长乐区举行2023年春节企业家大会,长乐企业家代表和主要金融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
项目签约是本次企业家大会的“重头戏”,打响长乐区2023年招商引资“开门红”。在签约仪式上,中林福建总部、锦逸绿色纺织新材料、兴业银行金融科技产业园、海西新药产业化基地、金锐显模组、长乐临空科技港、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福州创新中心、宽腾医疗、新能源储能设备产业化等项目正式签约,涵盖数字经济、新型显示、金融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额都在10亿元以上,且有2个百亿元项目,总投资387亿元。此外,大会还授予6家企业“卓越贡献奖”、27家企业“突出贡献奖”,为“重点培育企业”授牌,向长乐区“招商大使”颁发聘书。
27日,记者在连城工业园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中触电子有限公司、奕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当地重点企业看到,各企业生产车间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正开足马力投入生产,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不停,(下转第二版)(上接头部版)抢进度、赶订单,处处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力争实现兔年新春“开门红”。
“我们大年初三就复工复产了,园区服务非常贴心,员工返工、要素保障都非常到位。”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真空绝热板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球真空绝热材料领军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围绕全年发展计划目标,该公司早安排、早部署,从正月初三开始,组织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复工复产。目前,工人复工率达95%以上,设备开工率达70%以上,企业生产保持良好态势,为冲刺首季“开门红”打响开春生产头部***。
据了解,为推进实现一季度强劲开局,连城出台实施了2023年春节期间抢工留工稳工系列措施和2023年春节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停工、不停产若干措施,激励企业提早复工复产。园区管委会、人社等部门春节假期帮助企业招工“不放假”,联合各乡镇,线上线下全力帮招工,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工信、金融、供电等部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提前介入,围绕资金、用气、用电等生产要素,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今年春节期间,泉州开发区重点企业加足马力抓生产、保持“春节不断档”。
“生产任务很紧,订单已经排到2023年6月,所以能早一天开工就早一天。”福建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周玉辉告诉记者,公司约一半员工都是外地的,以往都是放假半个月左右,正月初八后开工。“年前我们就对员工做好了晚放假、早开工的动员,大家也都很配合。”为确保布洛芬缓释胶囊生产线的生产任务,企业暂停一部分药品生产线,调配工人优先保证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生产。
正月初三率先开工的是新投产的第二条布洛芬缓释胶囊生产线,企业实行两班倒,日产量达到200万粒,节后两条生产线万粒。
春节前,泉州开发区出台了八条支持企业稳岗稳产增效措施,包括奖励用电增量、鼓励增产增效、支持技能培训、引导外出招聘等,激励区内企业提振发展信心、释放发展活力、凝聚发展动力,力促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3月19日,福建日报头版刊发文章《惠安:石化产业链铸就“新增长极”》,关注惠安多措并举,推动石化产业发展和壮大。
惠安:石化产业链铸就“新增长极”
“春节以来,我们工厂所有的生产线都开足马力,保持满负荷的生产状态,以满足下游厂家的需求。”3月16日,位于惠安县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的林德中化(泉州)气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平说。
林德中化(泉州)气体有限公司是中化泉州石化乙烯一体化项目的组成部分,公司主要为中化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提供氧气和氮气产品,是该项目生产链及公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从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了解到,面对石化产品市场的持续回暖,目前,中化泉州、邦丽达、中仑塑业等一批上下游企业均保持满负荷的生产状态。以龙头中化泉州石化为例,今年前两月,公司加工原油超210万吨,生产乙烯16万吨,顺利实现生产经营与盈利“开门红”。
泉惠石化工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2012年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惠安县做足石化产业链文章,着力在园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造就惠安产业经济领域的“新增长极”。2022年,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209亿元、税收76亿元,分别比2020年翻一番。
“按照‘立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发展思路,以中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和基础,我们进行产业链打造,在上、中、下游推动项目集聚,先后吸引了一批国企、民企、外企前来对接,着力打造石化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板块。”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上、中、下游联动,推动惠安“大石化”发展新格局——
上游方面,中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占地约1.11万亩,总投资约612亿元,形成中化15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及80万吨/年芳烃的产业规模。
中下游配套项目方面,园区已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10个,筹建项目9个。包括中仑尼龙6切片、长塑高功能性BOPA薄膜、邦丽达高吸水性不饱和树脂、香江石化热塑性弹性体、石大胜华新能源材料、信和涂料和石墨烯粉体、博纯电子化学品项目等。(下转第二版)(上接头部版)园区逐步推动化工原料产品就地化,初步构筑乙烯、丙烯、苯、对二甲苯(PX)、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等10条产品链,形成央企、民企和外资企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今年春节后,惠安县还举行了“双招双引·聚商汇智”招商会,签约落地泉惠石化园区项目3个,总投资90.57亿元,分别为投资10.57亿元的硫化氢酸性气制酸项目、投资70亿元的蛋氨酸项目和投资10亿元的高端电极前驱体(针状焦)项目。
为推动石化产业发展和壮大,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的中心任务,从企业落地到项目开工建设,由帮代办专员全程介入提供“妈妈式”服务,做到一次性告知、协调处理、跟踪落实、及时反馈,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安心发展生产。
2月1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卫视新闻》栏目聚焦惠安县2023年招商项目签约活动,现场签约12个项目,计划投资超150亿元。
《福建卫视新闻》:惠安 一批招商项目签约 计划投资超150亿元
2月5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新闻联播》栏目聚焦崇武古城元宵喜乐会,展现福天福地福海声、惠民惠安惠女情的美好画卷。
《福建新闻联播》:泉州惠安 福天福地福海声 惠民惠安惠女情
3月7日、21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渔港走透透》栏目播出2集纪录片《泉州惠安 崇武国家渔港》,带您走进惠安崇武,领略海滨风光、品尝特色美食、感悟福船文化、探访“海的女儿”——惠安女。
《渔港走透透:泉州惠安 崇武国家渔港》头部集
《渔港走透透:泉州惠安 崇武国家渔港》第二集
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学习强国、中国日报、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国际在线等众多中央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惠安,关注惠安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来源 新华社 人民日报 新华每日电讯 央视新闻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中国日报 中国经济网 中国网 中国新闻网 国际在线 福建日报 福建电视台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