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泉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晋江在城中央保护万亩农田探索土地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路径我在城中央守望田园

admin7个月前 (09-27)泉州产业信息7

  一大片农田,是“征用”来盖厂房,抑或盖楼房?这是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诱惑”与抉择。

  从晋江市中心世纪大道驱车约5分钟,即来到位于池店镇池店村田洋自然村的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但见农田与红砖厝相间,白鹭低翔、碧水环绕,如同一张无边的画布。

  在城中央保护万亩农田,晋江有怎样的定力?土地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晋江探索出怎样的路径?农民与土地之间,发生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走进田园一探究竟。

  十年打磨一个项目,对于效率至上的晋江人来说,似乎有些“慢”。

  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区,地处晋江市北部、九十九溪流域下游,东南侧毗邻沈海高速,规划范围约10855亩,涉及池店、磁灶、梅岭和西园4个街镇的13个村(社区),原有农田面积4500多亩,多为“小散田”。

  在西园街道屿头社区居民“70后”洪瑛德的记忆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每逢台风雨季,由于农田地势低洼,经常被淹。“那时镇上霞浯村的耕地面积蕞多,一到暴雨就变成汪洋大海,我们戏称为霞浯洋。”洪瑛德告诉记者。

  作为晋江市境内头部长河,发源于南安市大旗尾山、注入泉州湾的九十九溪,因沿途支流众多而得名,宋元时期曾是磁灶陶瓷外销的“黄金水道”,是晋东平原重要的灌溉水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九十九溪两岸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传统风貌和田园风光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出现农田撂荒、水利工程损毁等现象,水质逐年恶化,一度成为“红河谷”。

  为破解农田撂荒难题,1997年,作为晋江农村土地改革的试点,当时的屿头村探索土地股份制改革,将960多亩“小散田”收回集体统一经营,其中就包括洪瑛德家的2亩地,并统一承包给种粮大户,部分承包给外来农民种菜,村民按土地占有比例分红。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2000年左右,晋江系统谋划九十九溪流域治理工作,以水安全、水景观、水生态为治理重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晋江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张源昌告诉记者,2012年之后,九十九溪防洪排涝功能大幅提升,2017年以来水质逐步改善,2021年省控断面稳定达到Ⅴ类水质标准。

  2013年底,在面临是否划出九十九溪流域下游部分农田用于商业开发之际,晋江市委市政府选择了保护,不改变其基本农田用途,计划打造基于农业用途的项目。

  坚持规划先行。2014年初,晋江市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担任总规划师,项目定位为“都市浪潮前的城中央田园”,以保存原有城市中心农业景观与村落形态为诉求,探索乡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

  此后,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因时因势调整方案、攻坚征迁工作、精雕细琢施工沿着基本农田保护的“一张蓝图”,一个关于田园的梦想正一步一个脚印织就。

  走进田洋村211号一栋三层瓷砖小楼,今年66岁的谢幼细与老伴孙爱珠正麻利地削着马蹄,100多平方米的小院里随处可见一摞摞麻袋装的马蹄、泡着马蹄的大水缸。

  20世纪80年代,老谢承包了村里两三百亩地种水稻;90年代,由于种水稻太辛苦,老谢改种经济作物马蹄,承包了陈埭镇海尾村、仙石村100多亩地和本村的四五十亩地,光景好时一年收入20余万元。“地要一家一家去租,一亩一年两三百元,位置好的地要500元,凭经验判断值不值得租。”老谢说。

  凭借勤劳双手,1998年,老谢在村里蕞早盖起了3层瓷砖房,而后盖了一栋3层700多平方米的仓库堆放马蹄,并把4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拉扯大。2003年,老谢改为从广西、龙岩、漳州等地收购马蹄,每天深夜两点半运到泉州新门街批发市场,少则两三百斤,多则500斤,傍晚6点左右回家,全年只休息正月初一到初五,风雨无阻。

  老谢家也有约3亩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时盖房子,用1亩多地跟别人换了宅基地,20世纪90年代建高速时征了6分多地,2020年,剩下的1亩多被征用作这个项目的配套设施。”除此之外,老谢的仓库也处于被征收范围,分得本村一套回迁房和距离约5公里之外的5套商品房。

  田洋村常住人口约900人。与老谢一样,20世纪90年代时,田洋村村民以种植马蹄为主,村里没有工业基础,村民逐渐外出打工,农田或撂荒,或租给外地人种菜,老谢成为本地村民中唯一还在卖马蹄的。“以前村子很穷、交通闭塞,只有一条土路,村子东侧是高速路,就像一堵墙,延缓了田洋村的发展进程。”老谢的儿子谢志荣说。

  “在项目选址时,我们发现,田洋村既没资源,也没特色,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边缘化,那么这类乡村该如何发展?”池店镇镇长、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蔡清渠说,从耕地碎片化破题,保沃土、造良田成为重要抓手。

  规划方案确定后,2018年起,项目指挥部采取土地流转方式流转土地5800多亩,取得30年使用权,其中就包括了屿头社区的600多亩、池店村的700多亩耕地,零散的耕地集中连片,“小田”变成“大田”,每亩土地每年增收约700元。

  2022年,泉州成为国家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晋江就位于试点范围之内。随后,晋江市成立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指挥部,重点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开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资源支撑。

  “依托盘活利用低效用地政策,晋江更高规格、更为系统推进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在小田变大田基础上,通过低效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家园。”晋江市主要负责同志介绍。

  综合整治,以百姓利益为根本。根据“少量拆除、重点改造、部分新建”的理念,当地“留、改、拆”并举,规划建设6栋175套新型农村集合住宅,老谢的回迁房就在其中,解决宅基地零散分布、低效利用问题,同时整治提升环境配套,田洋村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部分村民的旧居变新房。

  老谢的3层瓷砖房属于“留”的范围,村里回迁房还未盖好,他和老伴、儿子一家仍住在其中,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他的马蹄客户却有了变化:去年,村里开了家马蹄饮料店,店员不时会来找他买两三公斤马蹄。

  穿过大片农田,来到项目主街,或已建成或正在改造中的“闽南红”与“稻田绿”相映成趣。入口处的4栋“闽南红”,分别定位为农场餐厅、精品民宿、公益展厅和马蹄饮品店,计划于今年“五一”前投入运营。目前,酒店建设、村庄改造、招商运营等正同步推进中。

  乘坐游览车穿行在这万亩空间,7000多亩农田无疑是“主角”,颇有“移步换景”之感:春耕备耕正当时,草莓园、西红柿园、生菜地、荷塘等琳琅满目,部分地块仍在进行土壤修复。

  “小田”变“大田”后,基本农田究竟该如何开发?如何让田与城更好融合?

  “有运营才能可持续发展。”蔡清渠说,在耕地保护优先原则下,项目合理规划区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采取“政府主导+国企+社会主体”运营模式,策划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乡村民宿、休闲度假等配套业态。

  其中,商业业态部分,由晋江文旅集团和安腾集团成立的田洋九九公司运营;农业业态部分,由文旅集团子公司“益农”负责运营。

  去年端午、国庆节和今年春节期间,项目进行试运营,吸引而来的客流量让此前观望的村民看到了希望。“好田景也能带来好钱景。”在晋江文旅集团总经理柯惠玲看来,农、文、旅融合发展,彼此互为基础、相互带动、实现共赢。

  采访中,项目参与的各方都谈及“试验”一词。的确,这场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农业“试验”,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根据试运营情况,我们在不断调整完善硬件和服务,不同于五店市和梧林,我们希望让游客在这里遇见当代闽南乡村,未来希望更多村民自发参与进来,让稻田、乡村真正活起来。”田洋九九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集团将坚持一盘棋运作,完善运营管理机制,突出专业化、市场化、精细化,让各方形成良性互动。”柯惠玲说。

  土地的生产力超乎想象。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田洋村的故事,未完待续。

  以系统观念提升土地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土地关乎生计、孕育生机,是中国人的根系所在、精神所依。

  21世纪初以来,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用地粗放低效利用与耕地抛荒、碎片化等问题普遍存在。当前,实现高质量发展,节约集约用地、不断提高用地效率是根本之策,这既关乎当下发展的物质基础,也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根基。

  以工业立市的晋江,十年来在城中央完整保护了一片万亩农田,看似“逆”工业化而行之,实则体现了“超前”的耕地保护意识与定力,并将系统观念贯穿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的始终,谋定而后动,依托盘活低效用地试点政策,探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系统,见于城镇与乡村之中。一方面,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以强城镇功能为导向,策划实施四大新区+若干更新片区改造,承载79个城建重点项目;以综合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47个低效工业用地纳入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另一方面,策划陈埭镇等6个镇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单元,通过项目实施,可整理农用地9760亩、建设用地1574亩,新增耕地1720亩等。

  系统,见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之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田”是关键要素。无论是久久为功的九十九溪治理,还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晋江市从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整体性出发,采用系统治理思路实施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整治后的良田为高效经营创造条件,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系统支撑。

  走得再远,不忘来时路。当我们重新审视人与土地的关系,愿每一个人都心存感恩,敬畏土地、敬畏自然,为后人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福建日报记者 林宇熙 通讯员 林晓燕)

  2024-09-14 11:31

  泉州城市更新加速 1726个项目绘就发展蓝图

  泉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石狮市启动新一轮时花养护种植 60万株鲜花喜迎“双节”

  晋江在城中央保护万亩农田,探索土地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路径 我在城中央守望田园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1年泉州市投资环境发展前景分析

2021年泉州市投资环境发展前景分析

  《2021-2027年中国泉州市投资环境调研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对我国泉州市投资环境行业现状、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并对未来泉州市投资环境市场发展动向进行科学预测,还根据泉州市投资环境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泉州市投资环境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审慎的判断,为泉州市投资环境产业投资者寻找投资亮点。   电子版:《2021-2027年中...

内坑镇品牌工业城3550亩土地迎“裂变”

内坑镇品牌工业城3550亩土地迎“裂变”

  构建配套完善的产业生态打造复合型综合产业园   晋江新闻网10月16日讯14日,记者来到晋江市内坑镇品牌工业城,恒安集团内坑智能化生产基地(二期)项目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在内坑,综合产业园区不仅是建设标准厂房,更是构建配套完善的产业生态。   作为泉州市级重点项目,恒安集团内坑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已于2014年投产,年产值约30亿元;基地(二期)...

土拍盛宴!泉州45幅商住地将拍!分别位于

土拍盛宴!泉州45幅商住地将拍!分别位于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土拍盛宴!泉州45幅商住地将拍!分别位于...   5月10日,惠安县召开2022年土地招商推介会。   建发地产、中国金茂、首开地产、首创置业、新城控股、金座集团、莲花地产、闽南建筑、惠东建筑等50余家知名房地产企业与...

工业园周边鼓励社区建公租房

工业园周边鼓励社区建公租房

  昨日,记者从泉州市城市“三旧”改造与服务业发展课题讨论会上获悉,规划部门建议,工业园区管委会将旧厂房用地转为居住用地,建设企业员工公寓或住宅项目,园区周边旧村改造时,鼓励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或社区股份公司建设公租房。   昨日,记者从泉州市城市“三旧”改造与服务业发展课题讨论会上获悉,规划部门建议,工业园区管委会将旧厂房用地转为居住用地,建设企业员工公寓或住宅项目,园...

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泉州今年已启动近万亩工业用地改造

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泉州今年已启动近万亩工业用地改造

  □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陈永添 沈建中   试点示范引领带动 比学赶超亮晒实绩   今年以来,泉州市把工业园区作为重新配置资源要素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战场”,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推动,全力贯彻落实市委“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部署,市工信局牵头,资规、住建、财政等市直部门及各县(市、区...

广东制造向上突围!广东制造业大市纷纷“放大招”

广东制造向上突围!广东制造业大市纷纷“放大招”

  开车行驶在粤港澳大湾区几个核心城市的高速公路上,或是行走在城市的高新开发区内,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垂直工厂”鳞次栉比,出现在道路两旁,“工业上楼”作为广东集约用地、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在几个制造业大市上“遍地开花”。   “工业上楼”也被称为“空中厂房”,是广东省提升工业用地空间、夯实先进制造业根基的重要举措。去年底,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006939932/2023-0078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备案情况(中山市三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预留规模落实方案(高平化工园区工业项目之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备案情况(中山市三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预留规模落实方案(高平化工园区工业项目之一))   发布日期:202...

建发首入泉州台商区162亿竞得湖东地块毛坯限价12988元㎡

建发首入泉州台商区162亿竞得湖东地块毛坯限价12988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建发首入泉州台商区,16.2亿竞得湖东地块 毛坯限价12988元/㎡   乐居买房讯今日下午,位于泉州台商湖东板块的S2020-21号地块出让,建发以16.2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6128.3元/㎡,住宅毛坯限价12988元/㎡。...